张维的本分

作者: 漆丹, 张克澄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19-03-17

张维是一位杰出的固体力学家和工程教育家,他在学术和教育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他的学生和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极高,认为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更是一位关心他人的君子。通过对他的采访和回忆,逐渐还原了他的真实形象和人格魅力。

张维(1913—2001)是一位固体力学家和工程教育家,1913年5月22日出生于北京。1933年获唐山交通大学工学士学位,1938年获帝国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学位,1944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工程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中,他利用特尔克导出的方程,采用渐近方法与贝塞尔函数,国际上最先解决了圆环壳受任意旋转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状态求解问题。

1945年9月获准移居瑞士,在当时著名的埃舍尔-维斯机械厂研究部任研究工程师,从事旋转机械中的叉管、圆盘叶片的研究工作。1946年5月,在得知可以回国的消息后,他毅然中止合同,携妻女回到祖国。回国后,他先后受聘于同济大学、北洋大学,1947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与已在清华执教的钱伟长分担全校的力学课程教学。1951年起,因高校院系调整和发展的需要,担任行政、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

1952年担任三校(清华、北大、燕京)建设委员会工程处负责人,1954年任清华大学建设委员会主任。曾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力学学科组组长等职。1983年受原国家教委的任命,出任深圳大学首任校长,率先对学生实行勤工助学制度,对教职工聘任、系科设置、教学计划等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为深圳大学的建设倾心尽力。

1987年获联邦德国洪堡基金会奖章,1988年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3年获原国家教委“固体力学重点学科建设与高水平博士生规模培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996年获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奖,2000年获中国工程院高等教育学会特等奖,2001年9月获世界工程师协会联合会“工程教育优秀奖章”。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为第一届主席团成员,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6年,当我们接到中国科协通知,得知批准张维作为“老科学家采集工程”对象时,很激动。作为他的后人,了解父亲、走近父亲是我们埋在心底很久的心愿。这些年,我们虽然断断续续地做了些这方面的工作,可怎么也不成系统,仍然没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父亲形象。

父亲对于我们而言,是餐桌旁耳提面命的长辈,是电视机前既能讲典故又会说笑话的亲人,又是永远有开不完的会、见不完的人的忙人。他的工作、他的抱负、他的成就,在我们印象中始终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轮廓。了解他、走近他,是我们作为子女今生最大的愿望。

接受任务后,我们列出了一张长达60人的采访名单,包括他的学生、同事和亲朋,在张维任职多年的清华大学的支持下,在他第一个研究生黄克智先生的亲自领导下,我们开始了系列采访和资料采集。采访出奇地顺利。

首先,想要找的人基本都找到了,其间未遭到一次拒绝,甚至还出现了听说这项工作后主动要求接受采访者;其次,采访者集中讲述了和张维接触过程中的亲身体会和感受,讲述内容涵盖了学术、教学、科研、社会机关团体及兴趣爱好等,总采访时间长达3000余分钟,口述资料整理多达50余万字。在此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对父亲的再认识,经常被他们的叙述感动。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到:父亲这辈子做了很多不为人所知的“好事”,这些事在当事者看来是“好事”;可我们想如果站在父亲的角度,他一定会认为这只是本分。感谢采访者讲述这些有血有肉有人性的故事。这些故事渐渐清晰地还原了张维的人品、人格和处世态度。我们摘取几个片段介绍之。

第一次听到“他是我这辈子最感谢的两位先生之一”这句话,是在2013年筹办父亲张维百年诞辰纪念会时,当时为邀请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出席而事先联系了他儿子吴晨,吴晨答应回家转达我们的想法,让我们等消息。没想到消息来得很快,第二天晚上,他回电道:吴先生一定出席张先生的纪念会,不要来人来车接送,自己去会场。

并转述吴先生原话:“我这辈子最感谢的两个人,一个是梁思成梁先生,一个就是张维张先生,张先生的事我一定参加!”知道父亲和吴先生关系好,两家还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邻居,但没想到父亲在吴先生心中的地位如此高。带着这份疑惑,这次采集我们去了吴家。吴先生从“三校建委会”开始讲起了两人的交情。

1951年3月,教育部决定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扩大规模,燕京大学撤销,北大迁燕京旧址,成立北大、清华、燕京“三校建委会”。由于建筑公司因“三反五反”运动已告停顿,建筑工作就由清华、北大建筑系师生自己负责设计,除校一级领导机构外,清华由张维主持,北大由张龙翔主持,吴良镛担任总图组组长。双方在这次合作中因对方的业务水平和处事能力彼此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到了“文化大革命”,大家都靠边站,下放的下放、劳动的劳动,学校处于停顿状况。“文革”中期,张维被重新起用,任命为清华革委会副主任,主管外事。他对建筑系展览室原来的讲解员很不满意,认为没有水平。自从他担任革委会副主任后,凡是有外宾来参观建筑系,张维都会起用靠边站的吴良镛,请他讲解。吴先生说那是“文革”中的一份温暖。

1979年,麻省理工学院代表团访问清华,美国著名学者凯文·林奇(Kevin Lynch)也在其中。在张维的陪同下,他们参观了建筑系。当吴良镛把一些中国古代城市的历史图展现给大家时,凯文·林奇为“文革”后中国有学者能对中国城市做出如此多工作颇为欣赏,遂决定和清华建筑系建立友好往来关系,并邀请吴良镛去美国讲学。后因手续复杂,未能成行。

但是,凯文·林奇因此记住了吴良镛,此后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介绍吴良镛,介绍中国建筑。吴良镛没去成美国,张维便推荐他到西德去讲学,为期一年。这一年再次打开了吴良镛的视野,让他结识了一批新的学术朋友,收获特别大。

UUID: 1cbee4b5-effd-43f6-9799-c32e0d1c4ac7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国科学报公众号-pdf2txt/2019-2020/中国科学报_2019-03-17_举荐吴良镛、为华罗庚高足指路……张维的“本分”二三事.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5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