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7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涉及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古生态与古环境、早期生命、地层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反映了过去一年内中国在古生物学各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进展一:三叠纪具喙的基干龟类及龟类的早期演化。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淳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报道了一种全新的基干龟类——中国始喙龟,化石发现于贵州关岭地区的晚三叠世海相沉积。完整的骨架标本揭示了龟类特有的联合腰带的起源,也是第一种开始失去牙齿的龟类。
进展二:混元兽改写有袋类起源。以云南大学脊椎动物演化研究院毕顺东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在《自然》杂志刊发长文,报道了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早白垩世哺乳动物化石——混元兽。研究通过多种技术和分析手段,全面展示了早期兽类的形态学和生活习性,证明以前报道的中国袋兽与混元兽均属真兽类,并非有袋类祖先。
进展三:距今3-4万年前人类踏足高海拔青藏高原腹地。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副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科学》上报道了西藏尼阿底地区的古人类活动遗迹。西藏尼阿底旧石器遗址将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推前到4万年前,是世界范围内史前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最早纪录。
进展四:古生物学教材——《生物演化与环境》。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主编,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及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多位一线古生物学家参与编撰的古生物学教材《生物演化与环境》,面向大学全学科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期盼他们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对生物演化和环境演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进展五:从化石研究现代鸟类生物学特征的演化。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邹晶梅研究员所属的研究团队,从鸟类的骨骼和软组织特征角度,对热河生物群的早期鸟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并列进展六:迄今世界最早的不对称飞羽的首次发现。由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胡东宇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于2018年1月15日在《自然-通讯》杂志在线报道了产自河北青龙距今1.6亿年前侏罗纪地层、迄今世界最早的具不对称飞羽恐龙--巨嵴彩虹龙的发现。
并列进展六:揭秘海洋生态系在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中的响应过程。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海军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2018年于《科学-进展》和《美国地质学会会刊》发表了关于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事件中海洋生态系演变的最新研究成果。
并列进展八:埃迪卡拉纪具附肢两侧对称动物的足迹。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哲研究员领衔,南京古生物所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018年6月6日在《科学-进展》上报道了在埃迪卡拉纪发现的具有附肢的后生动物形成的足迹。
并列进展八:雪球地球促进动物演化。北京大学沈冰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于2018年8月1日在《自然-通讯》发表文章,报道了我国华南南沱组冰期沉积地层顶部广泛出露的大量黄铁矿结核。
并列进展八:贵州剑河寒武系苗岭统及乌溜阶层型剖面和点位。经过35年努力,由贵州大学赵元龙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使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三叶虫、疑源类)、层序地层、碳同位素及有机地球化学等多学科领域研究手段,对我国贵州剑河八郎乌溜—曾家崖剖面凯里组进行了寒武系第三统及第五阶国际层型剖面及点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