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买个“外国蒜苔”炒肉吃?停,有毒!

作者: 江南蝶衣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9-02-25

文章介绍了黄水仙在英国的流行及其与蒜薹的混淆导致的误食中毒事件,详细描述了黄水仙的植物学特征、历史、文化意义以及其毒性,提醒公众注意区分并避免误食。

春天要到了,英国的医生发现,一些奇怪的食物中毒事件也出现了。据英国《每日快报》报道,仅在2014年,国家毒物信息服务中心(NPIS)就接到27例误食黄水仙中毒的咨询。虽然英国每年毒蘑菇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但这么多人栽在有毒的鲜切花上,的确令人困惑。经过NPIS调查发现:这些患者几乎都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或新移居的华人,而中毒原因则是将黄水仙切花误当成了可食用的蒜薹。

英国人最喜爱的黄水仙切花,每年春季都会在超市的鲜花区出售。黄水仙是什么花?为啥英国人喜欢做成一捆一捆放在超市卖?这也太像蒜薹了!现在,英国公共卫生署为了避免中毒事件再次发生,已经禁止各大超市将黄水仙切花混在蔬菜区出售。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种深受英国人喜爱的黄水仙。寓意众多的水仙花,作为古希腊人最早熟悉的植物之一,水仙花与希腊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

受希腊神话影响,人们在提起水仙时,通常会联想到自恋而亡的美男子那耳喀索斯(Narcissus)。关于他的故事有诸多版本,但以奥维德《变形记》中的流传最广:那耳喀索斯英俊不凡却对任何姑娘的爱慕都无动于衷,倾心于他的水泽女神厄科(Echo)因求爱被拒伤心而死。为了惩罚这个傲慢的美少年,复仇女神令他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顾影自怜的少年最终憔悴而死,在他死去的地方,生出了一株美丽的水仙花。

在古希腊地区,红口水仙(Narcissus poeticus)最为常见。所以,真正以“自恋”闻名的水仙花,并非黄水仙,而是含有“诗人”之意的红口水仙。与水仙花有关的希腊神话人物,还有冥后珀耳塞福涅。相传美丽的珀耳塞福涅在林中采花时,被水仙花的芳香所吸引,不经意地摘下了代表冥王的水仙花。这时大地突然裂开,冥王哈德斯驾车而至,将她掳至冥间做他的冥后。

哲学家伊波利特·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到,希腊人有在墓地四周种野水仙的风俗,或许与这些水仙的神话传说有关。

英国人则对水仙花有着特殊的喜好。英国(联合王国)构成国之一的威尔士,自中世纪以来,一直以韭葱作为国家的象征。但由于在威尔士语中,韭葱(Cenhinen)与黄水仙(Cenhinen Bedr)极易混淆,在1907年,黄水仙取代了韭葱,成为了威尔士的国花。根据威尔士传统,每年的3月1日人们会佩戴黄水仙或韭葱,来庆祝圣大卫日(St. David's Day)。

黄水仙(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又名洋水仙、喇叭水仙,是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鳞茎植物。据世界植物名录(The plant list)统计,目前已接受的水仙属植物共有857种。这个热闹的大家族主要分布在中欧、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区,其中原产于欧洲西部的黄水仙,以其华丽醒目的花冠深受人们喜爱,是欧洲地区水仙属植物的代表。

黄水仙的栽培历史悠久,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

16世纪,荷兰人就开始种植水仙。19世纪30年代以来,英、荷等国对黄水仙的育种和品种改良做了大量工作。经过长期的自然杂交与人工杂交选育,目前国际水仙花登录在册的品种已达3.2万余种,而且每年还有新品种诞生。由于水仙品种数量繁多且亲缘关系复杂,为便于区分,国际水仙花权威——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将水仙属植物分为12大类。此外,还有仅以植物学名区分的类型。

中国有句歇后语,想必大家也听过:水仙不开花——装蒜,指人装糊涂或装腔作势。由于未开花的水仙,外形酷似大蒜,古人还给它起了个“雅蒜”的别名。根据旧有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蒜隶属于百合科葱属,水仙隶属于石蒜科水仙属,是分属于不同科属的植物。近半个世纪以来,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

在1998年发表的被子植物APG分类法中,葱属被单独分成一个科,而在2009年修订APG III分类法中,出于合并小科的原则,伞形花序成了石蒜科最重要的共衍征。于是,整个葱族又被并入了石蒜科。就这样,经过数次的分分合合,水仙与蒜终于成为同一个大家族的成员。

但需注意的是,大蒜的气味虽刺激,却是香辛蔬菜,而黄水仙美丽外表之下,实则暗藏杀机。这是因为黄水仙植株内含石蒜碱等多种有毒生物碱,一旦误食就会引发剧烈的呕吐、腹泻和痉挛,如果救治不及时还会危及生命。所以不管水仙开不开花,它都不是大蒜,切不可当蔬菜食用。不过,这些有毒的生物碱也是双刃剑,使用得当亦能治病。例如从水仙鳞茎中提取的生物碱加兰他敏,可用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及外伤所致运动障碍。

如何避免成为有故事的人?或许因为英国的蔬菜品种比较单调,黄水仙的花葶乍看像是蒜薹,让一些思乡心切的游子们误食中招。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并不难发现,蒜薹花梗实心光滑易弯,而黄水仙花梗中空粗大有棱,最容易区别的是黄水仙没有蒜薹的辛辣气味。英国超市习惯将鲜切花放在蔬菜水果区出售,仔细观察可以看到黄水仙花梗是中空的。

如果再多看一眼标签,见到“Daffodils”(水仙花)的字样,就应该知道有毒的鲜切花跟美食不沾边儿。顺便感慨下:掌握植物学知识,也是一种生存技能。关键时刻,还能避免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

虽然人类误食黄水仙会带来相当不愉快的后果,但是,有一些生物却十分喜爱它。出于生存繁衍的需要,水仙属植物为访花昆虫提供甜美的花蜜,作为传粉回报。然而,一些体型庞大的木蜂或熊蜂,由于无法钻入它们的副花冠获取花蜜,便在花冠筒上直接打洞取食,既不帮助传粉又会破坏花朵。这种肆无忌惮的盗取行为,被植物学家称为“盗蜜”。对黄水仙来说,在盗蜜者的武力破坏之下,即便有化学武器护身,也未必绝对安全。

英国的二月依旧潮湿多雨,经历了阴冷漫长的冬日,没有什么比含苞待放的黄水仙更令人期待的了。此刻,一些花期较早的黄水仙,急切地展示着它们的色彩:耀眼的亮黄如同温煦的阳光,试图驱散残冬的阴霾,将沉睡的城市从料峭的寒风中唤醒。等到三月,冬去春回,成片盛开的黄水仙灿若繁星,大地也将再度成金色的海洋。那些随风摇曳、肆意绽放的娇黄,就是英国最明媚灿烂的春光。

UUID: 6852334f-e2da-4f85-9356-3725140b3c7e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9/2019-02-25_超市买个“外国蒜苔”炒肉吃?停,有毒!.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