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一抓一大把的“韭菜”,能收回家包饺子吗?

作者: 沙漠豪猪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9-02-24

本文详细介绍了麦冬的种类、特征、用途以及其在文化和园艺中的应用,指出麦冬的果实虽无毒但不宜食用,其块根富含营养,但不应过分期待其神奇功效。

北京的冬季寒冷而干燥,城市草坪中种植的大多都是耐寒小草,比如早熟禾、细叶苔草等。它们的优点是四季常绿,缺点也是四季常绿,连开花都是绿的,看着有点单调。唯独有一类例外,那就是麦冬,它不光凌冬不凋,花和果实也都很漂亮。

城市草坪中的“麦冬”是个泛称,最常见的有三种: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沿阶草(O. bodinieri)和山麦冬(Liriope spicata)。这几种“麦冬”的外观形态很相似,想要区分它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花。

山麦冬是天门冬科山麦冬属的,这个属的花序直立,花也朝上开。真正的麦冬和沿阶草,都是天门冬科沿阶草属的,它们的花序弯曲,花也下垂。至于麦冬和沿阶草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开花时的“气质”上。麦冬看上去比较含蓄,它的花序矮,缩在丛生的叶片里,六枚花被片大多不全张开,低着头缩着。沿阶草看起来就比较奔放,花序长得较高,虽说每朵花也都是低着头,但花被片完全绽放,能开多大开多大,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它开花了似的。

这几种“麦冬”的花都是白色带紫晕,夏天在草坪里一串串地开,有好多人都误以为它们是兰花;还有些品种的花是深紫色的,密集开放的时候会被人当成薰衣草。到了秋天,花序就变成了果序。它们的果实色彩鲜艳,如一串串蓝色宝石,特别吸引眼球。

虽然看上去一副毒死人不偿命的样子,不过麦冬的果实还真没毒,然而也不好吃。我不建议大家去尝麦冬的果实,因为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的果实也是类似的蓝色,很容易和麦冬混淆,而且毒性很强。麦冬可以吃的部位,是那膨大的地下块根,古人将它奉为上等的滋补品,认为吃了能延年益寿,好多求仙问道之人每天都挖麦冬吃。

其实吧,还真不能说这完全是迷信。麦冬的块根中富含淀粉,还有不少蔗糖和纤维素,对于三餐不继的修行者来说是很好的口粮,如果没有麦冬吃,他们可能早就饿死了,可不是能延年益寿嘛。对于现代人来说,麦冬顶多算是一种粗粮,乍一看确实比大米白面这些精碳水要健康一些,吃点没什么坏处,但也别指望它有什么神奇功效。

麦冬的叶片丛生而细长,弯曲下垂,在园林和园艺中应用很多。后汉三国时的著名学者郑玄,曾经在不其(读作fújī,现山东青岛)讲学,山下“生草大如薤[xiè],叶长一尺馀,坚刃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郑玄字康成)。后来在历朝历代的文化人圈子里,都流传着“康成书带草”这个典故,苏东坡就曾写过“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的诗句。

麦冬的属名Ophiopogon源自希腊文的ophis(蛇)与pogon(胡须),有人认为这可能指的是它丛生的叶片形态。不过,如果光说麦冬叶片像蛇或者丛生的姿态像胡子,都解释得通,但是合在一起就不对了。蛇哪来的胡子啊?更合理的解释是,这个属名来源于日语。麦冬属广泛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对欧洲人来说,它是一种舶来物。

麦冬的种加词japonicus是“出岛三学者”之一的通贝里(Carl Peter Thunberg)拟定的,他曾在日本待过很长时间,后来英国学者约翰·高勒(John Bellenden Ker Gawler)拟定了麦冬的属名Ophiopogon。

在日语里,麦冬被叫做“蛇の鬚”,意为“蛇的胡子”。可是,日本的蛇也没有胡子啊。事实上,麦冬在日本的本名是“尉の髭”,即“尉”的胡子。“尉”是能乐中使用的一种面具,代表老人角色,面具上有着浓密的胡子,和麦冬丛生的叶片很像。“尉の髭”的读音是“jyou no hige”,后来慢慢讹变成了“蛇の鬚”(jya no hige)。当高勒起名时,或许是直接把这个名字意译过去,然后拉丁化了。

当然,现在的欧洲人对麦冬们不再感到陌生,因为园艺家们培育出了很多园艺品种,有阔叶的、细叶的、叶子带银线的或带金边的,还有低矮如苔藓的“玉龙草”和叶片漆黑的“黑龙”。这些园艺界的麦冬们在世界各地的花园和草坪里繁茂生长,点缀着我们的城市。

UUID: 698350c0-8d0b-425d-8423-c4da3909156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9/2019-02-24_路边一抓一大把的“韭菜”,能收回家包饺子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