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河马不是马。海马也不是马,而且和马的关系更是八杆子打不着了。虽然在古希腊神话中有那么一种很像是“海马”这一字面意义的东西——马头鱼尾怪(Hippocamp),但是在现实的世界里,海马不过是一种长相奇怪的鱼而已。
条纹海马。图片:Barb Makohin
看那大海中的马脸小生物,你或许在中药铺子里或者瓶瓶罐罐中见过它们的尸体——它的吻部向前延伸,长长的,看着就像卷福马脸一样,故而得名。它们隶属于海龙目(Syngnathiformes)海龙科(Syngnathidae)的海马亚科(Hippocampinae),这个亚科下只有一属,也就是海马属(Hippocampus)。见了一次就不会再忘啦。图片:Barb Makohin
Fishibase上记录的海马属物种共有54种,但根据2016年的研究,全世界海马属物种只有41种。这些海马都是海生鱼类,分布范围通常在北纬50°至南纬50°之间。热带种类通常栖息于珊瑚礁海域,而温带种类则偏好海草及藻类发达的草床海域。
也有一些种类,如澳洲大肚海马 H. abdominalis、南非海马 H. Capensis 等栖息于河口附近,它们能耐受更广的盐度波动,但如果不小心进入纯淡水环境仍然会有较高的死亡率。
澳洲大肚海马 H. abdominalis 。图片:slideshare.net
条纹海马 H. zebra 是海马家族中的一员,它们身上有着斑马一样的黑白相间条纹(其实从种本名 zebra 里就能脑补出来),它们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沿岸的珊瑚礁海域。当然,这身条纹可不是为了cosplay或者是追求某种奇怪的时尚,而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被捕食者发现。
条纹海马分布图。图片:Lourie / Zootaxa(2016)
雌雄海马身上的斑纹略有不同。图片:fishesofaustralia.net.au
由于海马是垂直游泳的奇行种,所以测量一般鱼类的重要指标——体长,完全没法儿用,研究人员不得不另辟蹊径,测量海马的“体高”,也就是从头冠到尾尖的长度。条纹海马最大体高大约能够达到9.4厘米,在海马中算是中等身材。海马家族中既有巨人,也有来自小人国的小伙伴。体型最小的海马是丹尼斯豆丁海马 H. denise,体高不足2厘米,而体型最大的澳洲大肚海马 H. abdominalis 体高能超过30厘米。
体型最小的丹尼斯豆丁海马 H. denise。图片:Daveharasti.com
海马平时都靠它那卷曲的尾部,将自己固定在诸如海草、海绵等物体上。因为海马的游泳能力不强,只能依靠位于眼后那对小小的胸鳍,以及背部那毫不起眼的背鳍拼命地划水,它们在垂直方向运动的速度甚至比水平方向更快。
海马形态测量图,精致可爱的海洋小生物。图片:Lourie / Zootaxa(2004)
用尾巴把自己固定在海底。图片:fusedjaw.com;oceanwideimages.com
海马善于通过保护色来进行伪装或拟态,是不折不扣的埋伏型捕食者。它的两只眼睛就像变色龙一样可以单独活动,让它有更广阔的视野范围来观察周围环境;当猎物接近时,它便迅速地将猎物吸入嘴中。
说匿就匿。图片:allfiveoceans.com
海马的菜单里包括端足类在内的小型甲壳动物、鱼苗及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当然,海马本身也是其它动物的常用食材,从海胆、鮟鱇鱼,到金枪鱼、鳐魟、鲨鱼,都把它当成了日常的食物,海龟、海鸥它们也不愿放海马一条生路。
海马最为人熟知、也是最有趣的点,便是雄性的育幼行为。几乎所有种类的海马在一个繁殖周期内都执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也就是说,雄海马在这个繁殖期内只接受同一只雌海马的卵。
条纹海马大约长到7厘米时即可达到性成熟,此时可以从外观清晰地观察到位于其腹部的育儿袋。大部分海马都具有这一特征,只有巴氏豆丁海马(H. bargibanti)与丹尼斯豆丁海马(H. denise)例外。
大部分雄性海马都有育儿袋。图为 H. breviceps。图片:zoopets.com
繁殖期一到,雌雄海马要先进行约会。约会期间它们逐渐熟悉彼此的游泳速度和习惯,因为海马是在垂直向上游泳的过程中交配的,需要双方配合默契,雌性才能准确地将卵产到雄性的育儿袋中。
卵在雄海马的育儿袋内受精,期间雌海马还会来探望,以确保雄海马在细心地照顾自己的后代。
海马的交配过程。图片:Van Look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2007)
依据种类不同,雄海马的怀孕期大约持续一周至一个月不等。刚出生的小海马全部挤在雄海马的育儿袋中,海马爸爸需要不断地挤压育儿袋,分批将一窝小海马(依据种类,几只到数百只不等)生出来,这个过程甚至需要长达10个小时的时间。
海马爸爸正在发射宝宝们。图片:seahorsecrazy / 4GIFS
刚刚孵化的小海马便与它的父母长得一模一样,脱离了雄海马的育儿袋后,个头尚小的小海马便开始了独立生活。它们中有许多会进入水层,随着洋流和海藻等缠附物漂流数周左右,直到抵达新的栖息地(如海草、珊瑚礁、红树林等)。正因为如此,所以海马虽然游泳能力不强,但其种群也能迁移扩散到很远的地方。
与条纹海马长相极其相似、也萌得不要不要的三斑海马 H. trimaculatus 却没那么幸运。三斑海马原是中国的常见海马之一。图片:hippoandco.over-blog.com
三斑海马与日本海马 H. mohnikei、克氏海马 H. kelloggi、棘海马 H. spinosissimus 和库达海马 H. kuda 是分布于中国的五种常见海马。但悲剧的是,它们只能以干燥品的形式被摆在市场上贩卖。
三斑海马与条纹海马的主要区别在于:条纹海马的背鳍鳍条共17条,尾环38~39个,骨冠呈锥形且明显;而三斑海马的背鳍鳍条平均为20条,尾环40~41,骨冠低;另外,三斑海马的眼刺和颊刺都是鱼钩状的。
这一区分方法,对于非专业的朋友显然太过复杂,更简单的区别办法是:根据三斑海马的背部的三个黑色圆斑加以区分——性成熟的雄性个体最为明显。
三斑海马结构图。图片:Lourie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and World Wildlife Fund(2004)
受传统医学影响,中国、新加坡等地的民众认为海马有着诸多“神奇的”功效,如补肾壮阳、消炎止痛等。除了单纯的手工捕捉外,人们还利用底拖网等无选择性渔具进行捕捞作业,对海底环境造成几乎不可恢复的毁坏。海马的生活习性对于栖息地的依赖程度极高,栖息地的丧失对于这一区域的海马种群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栖息地的减少与人为捕捞,是造成其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海马在幼年时期被天敌捕食的概率很高,成年海马的运动能力也依然很差,但它们善于利用骨板、棘刺和栖息环境保护自己,在海底生存本属无虞。但突如其来的人为捕捉,显然对于海马种群造成毁灭性影响。
另一方面,海马的自然种群密度极低,通常每平方米的数量不足一只,甚至每十平方米的数量不足一只。除了繁殖期,种群甚至个体间的交流都非常有限,人为捕捉加剧了它们交流的难度。
CITES缔约国大会于2002年11月将海马属(Hippocampus)所有物种列入附录2,并于在2004年5月正式生效。这也意味着,海马属所有种等同于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海马活体或干燥体的交易受到限制,只有获得渔业管理部门颁发的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才可以合法经营利用海马制品。
虽然市场上的一部分海马来源合法,但非法走私贸易的仍然大量存在。尤其是在沿海城市的码头、海鲜市场等地,渔民私自将捕捞到的海马活体或干燥体公然摆出来交易,让人对海马的未来感到担忧。
海龙(左)、红瘰疣螈(中)、海马(右上)由于所谓的“神奇药效”而陷入濒危境地。图片:张小蜂
根据国际野生动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2004年的资料,除了三斑海马之外,驼背海马 H. camelopardalis、高冠海马 H. barbouri、刺海马 H. histrix、库达海马 H. kuda、棘海马 H. spinosissimus、美洲长吻海马 H. reidi、虎尾海马 H. comes、美洲线纹海马 H. erectus、克氏海马 H. kelloggi、太平洋海马 H. ingens 都成为了药铺所用的常见种。
棘海马 H. spinosissimus。图片:张小蜂
在国内知名的中文期刊网站中,以“海马、药用、药效、药理作用”等关键词,均能检索到大量围绕海马壮阳、抗疲劳、镇痛等作用的研究。论文质量且不提,但结果无一例外地强调“海马在生物医药应用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
个人觉得,相比莫须有的“开发前景”,人类捕捞给这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带来的灾难性影响,恐怕来得更快。
感谢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渔业中心海马项目组在读博士研究生张雄先生对本文专业内容的审校。
本文是“萌物”物种日历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张小蜂。
你可能错过的精彩内容
自然界的好爸爸们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