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首例后碰撞A型岩浆岩

作者: 郝露露, 王强

来源: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发布日期: 2019-02-2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岩石学学科组郝露露及其合作者最近在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中部的孔隆乡地区识别出一套新的粗面岩-流纹岩,这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首例新生代后碰撞A型岩浆作用。

A型花岗岩类是一类特殊的中酸性岩浆岩,地球化学上以高的全碱、Zr和Ga含量,低的CaO、Ba、Eu和Sr含量以及高的FeO/MgO和Ga/Al比值为特征,成分上包括正长岩到花岗岩的范围以及相应的火山岩。A型花岗岩类通常形成于高温、伸展构造环境中,如裂谷、地幔柱/热点、后碰撞造山中。因此,该类岩石具有重要的岩石成因和地球动力学意义。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是新生代最显著的陆-陆碰撞造山带,最终形成于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的碰撞和汇聚。广泛发育的新生代后碰撞岩浆作用和伸展构造是这个造山带最显著的特征。然而,该造山带至今没有新生代后碰撞A型岩浆岩的报道。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岩石学学科组郝露露及其合作者最近在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中部的孔隆乡地区识别出一套新的粗面岩-流纹岩。通过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学、锆石U-Pb年龄和O同位素以及全岩的主、微量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的研究,确立了这一套岩石为后碰撞地壳高温熔融形成的A型火山岩。

拉萨地块孔隆乡A型火山岩作为厘定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首例新生代A型岩浆作用,具有重要的动力学意义。本次研究提出的印度大陆俯冲的动力学过程如下:拉萨地体-印度板块在新生代早期碰撞以后,随着新特提斯洋板片在50-45 Ma发生断离之后,印度板块在45-25 Ma期间以低角度平板俯冲到西拉萨地块中-北部之下。这导致了西部拉萨地体在该阶段出现岩浆间歇期。

UUID: b7deb3a2-23f2-43e9-8f03-ddf1cc3b4780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科院之声公众号-pdf2txt/2019/中科院之声_2019-02-21_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首例后碰撞A型岩浆岩.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