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社会上依然还有不少人认为“博士后”是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位,但估计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都明白其中的误解。大家口中的博士后(或者“博后”)代表的可以是一个职位、一段工作经历、一种身份。长久以来,拿博士学位→做博后→工作,似乎是学术领域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研究结果表明,博后经历可能并不能帮助研究者很好地应对未来的工作,特别是在学术职位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
Nature杂志也在“Career News”栏目发表评论“Why a postdoc might not advance your career”,探讨了这个可能会让不少人郁闷的话题。不管此前坊间对博后经历如何评价,更多的是一些研究者个人的经验教训或者看法。两个独立的研究团队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并且发表了两篇论文。他们的结果显示,博后经历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帮助有限,尤其是在欧美。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者在《Research Policy》的一篇研究论文中对博后的工作情况进行了研究。他们在2016年到2017年初采访了96位来自不同顶尖研究机构的博后,其中有84位表示自己在出站后想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而截至研究发表(2018年10月),这96人中只有5人拿到了大学或研究机构的tenure track(相当于国内“预聘-长聘”职位,或者俗称“非升即走”的非永久职位),而其他人都不得不从事非学术性的工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育体系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博士/博后,但是科研机构里的岗位数量的增长却远远没有跟上,导致很多出站的博后不得不走向企业,离开学术圈。
而离开学术圈的博后所面对的第一项挑战就是水土不服。研究中,一些用人单位表示,博后们往往都是科研上的一把好手,但对企业的需求无能为力。这种现象往往由以下几点因素导致:博后们在进站后往往会认为自己八成会留在学术圈工作,而忽视了对于非学术工作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合作导师往往重视课题研究而忽视对博后的引导与培养。
教育部门和研究机构对于博后的定位基本上就是未来科学家,但是这一设定其实是背离实际的,这也导致博后从进站的第一天起,工作计划就不会涵盖科研工作以外的内容。另一项研究,由荷兰拉德堡德大学(Radboud University)的学者开展,论文发表在《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上。
他们对于四所欧洲大学的博后招聘和聘用流程及结果进行了研究,情况与前文研究一样不容乐观。这些学者分析认为,合作导师对于博后们的这种状态有着比较直接的责任。目前研究机构对博后岗位的设置基本遵循这样的逻辑:得到一项研究课题——需要有几个相关领域的稳定研究者——设岗招聘博后,于是乎,“基于课题的博后”人数急剧上升。
在这样的模式下,招聘来的博后本来就是为了某个或某类课题“定制”的,合作导师不愿意或者没有动力在进一步培养以及博后的未来发展上花费功夫。笔者认为,如果博后们一心要在欧美学术机构搏一个终身教职,可能现状真的就是这样,稀缺的教职导致的就是残酷的竞争。不过,如果把目光放回国内,还是可以看到不少机会。
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还远未饱和,虽然很多一流高校已经开始类似“非升即走”的制度,甚至一些顶尖高校对于应聘者的要求也与欧美相差无几,但是这个范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除去金字塔顶的那一小部分院校,很多国内的大学和研究所还是非常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如果是在国外做博后回国申请教职,国外经历更是很有竞争力的加分项。
如果博后期间工作做的还可以,只要眼光放低一点,可能会发现国内的机会远比想象的多。博后阶段一般会在课题设计、基金申请、带学生等方面有更加系统和深入的接触,并且也会进一步积累科研工作的经验,对自己将来的研究方向有更深刻和清楚的理解。此外,博后期间有更多机会接触业内的重要人物,对于积累自己学术圈的声望和人脉都大有好处。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希望进一步在学术领域工作。
如果对学术研究不感兴趣,一个可能的选择是企业博士后职位,这会是从学术界到企业界很好的过渡。或者,在博士期间就开始为离开学术圈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