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校长深圳再创业,希望毕业生赶超清北水平

作者: 陈志文

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

发布日期: 2019-02-13

徐扬生,港中大(深圳)校长,分享了他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解和对教育的反思。他强调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并讲述了港中大(深圳)的创办故事和未来的发展愿景。徐扬生还讨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未来教育政策的建议。

今天,《知识分子》要推荐的是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的一篇专访文章。徐扬生1958年生于浙江,是空间机器人与智能控制专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2013年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任校长。徐扬生经历过改革开放、香港回归、海外求学、香港治学,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大学教育的反思。在本文,徐扬生分享了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解,并谈了什么是好的教育。

改革开放之思

陈志文: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标杆城市,您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先后在美国、香港中文大学工作,后又回到深圳办学。关于这段经历您有什么感慨或感触?

徐扬生:我觉得总体上来看,改革开放这40年我们国家建设真是波澜壮阔,对我个人来说,也是如此。我16岁开始下乡,恢复高考后考入了浙江大学,后来到美国求学工作,又从美国回到香港再到内地。我经历了香港回归的整个过程,也作为港澳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访问团成员受到了习主席接见。我认为改革开放对中国太重要了,把整个民族的热情、激情、力量全都激发出来了。

港中大(深圳)背后的故事

陈志文:合作办学在过去也是不可想象的,港中大(深圳)作为深圳高等教育探索境内外合作办学先行者,背后都有哪些故事呢?徐扬生: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时,香港举办了海归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有一位代表在大会上发言说,这一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以孙中山为首的海归们到国外学习民主科学后归国带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历程。我听到这句话,感触很深,这个话有没有错呢,好像是没错。

然而当时我在想如果再过两百年,我们还在说,我们中华民族这两百年的历史,就是海归们从国外学习到民主科学后归国带领民族走出去的历史,我觉得如果这样的话,中华民族蛮可悲的,五千年文化古国竟没有能力培养自己的人来领导自己的国家真正走到世界前列。我当时就想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在中国的国土上办一个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来培养我们自己民族的领导人才。

朝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迈进

陈志文:港中大(深圳)成立还是一所年轻的大学,您对港中大(深圳)的发展有何愿景?希望把港中大(深圳)建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徐扬生:其实这个学校发展得很快很好,政府和社会对学校很支持,深圳市很多企业家捐助优秀贫穷学生奖学金,家长也非常支持工作,学生创业的第一桶金100万是送给学校的。

好的教育不是管制

陈志文:您刚才讲到家国情怀,这其实也与家庭教育有关,您觉得父母在教育上给您留下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徐扬生:我的家庭与那时候其他人家一样,都经历了中国最苦难、贫穷、动乱、战争、颠沛流离的生活,我的祖父很早就过世了,我的父母亲因为四清运动和其他工作都在外面忙着,所以我基本上是跟在祖母身边长大的。我的祖母是中国女性第一代读书人,绍兴人普遍对知识很敬重。得益于此,我所处的环境非常崇尚教育。

祖母在我的桌子上摆着一块地坪(大的砖头)、水和毛笔,可以沾水在地坪上写字;如果我用报纸垫屁股的话,我祖母会不高兴,说你怎么可以把字纸垫屁股。

UUID: bd4426ff-af61-4250-9878-666b4beea70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2-13_港中大校长深圳再创业,希望毕业生赶超清北水平.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