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卵多春鱼:美妙尽在口中爆裂的一瞬间

作者: 萨鱼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9-02-04

多春鱼是一种满腹鱼籽的小鱼,通常指胡瓜鱼科下属的一类鱼。它们在冬季溯河而上洄游产卵,肉质肥美,适合烧烤和煎炸。多春鱼籽也深受人们喜爱,常用于替代飞鱼籽。

春江知水暖,寒尽觉春生;品物皆春意,年味满院香。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东风解冻,蜇虫始振,鱼陟负冰。于是今天日历的主角也是春意满满……满满的一肚子的“籽”,它就是我们熟悉的多春鱼。

用“多春鱼”这个带有些许香艳味道的名字来形容这种满腹鱼籽的小鱼似乎挺符合人们的想象,其实,这里的“多春”源自“多膥”,“膥[cūn]”在广东客家话中有蛋和卵的意思,所以“多膥鱼”原意指的就是肚子里有很多很多鱼籽的一种鱼,久而久之便叫成了多春鱼。

在我国台湾地区多春鱼也叫做柳葉鱼,还有个特别喜庆的别名儿“喜相逢”(源自日文shishamo)。“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话说古人还真挺会享受的,知道吃炭烤多春鱼要配一壶米酒呢。

多春鱼不止一种。我们平常所说的多春鱼并不特指一种鱼,就如同“沙丁鱼”是泛指鲱形目下众多小型鱼一样,多春鱼通常指的就是胡瓜鱼科下属的一类鱼。它们大多身形延长,鳞片细小,下颌突出于上颌,背暗色,腹银白,背鳍居中,脂鳍低长。常见的多春鱼主要有以下三种:长体油胡瓜鱼、毛鳞鱼和长鳍油胡瓜鱼。

柳叶鱼通常只产于日本北海道,几乎都供给了日本市场;毛鳞鱼则渔获量巨大,所以我们平常吃到的多春鱼大多是毛鳞鱼。

柳叶鱼是北海道鹉川町著名渔产,每年10~12月最天寒地冻的时候,柳叶鱼便溯河而上洄游产卵,此时捕获的雌鱼大腹便便最为肥美,干制后可以吃一整年。

毛鳞鱼这类小型鱼种群数量巨大,也被称为“饵料鱼”,繁殖迁徙途中成为了众多海洋生物如鲸鱼、海豹、鳕鱼、海鸟以及人类猎食和集中“收割”的对象,于是只能采用“鱼海战术”的生存策略,繁殖季的雌鱼卵巢的重量超过了身体一半。

多春鱼虽小,但和鲱鱼相似,脂含量较高,丰富的脂肪加热后带来了浓郁香味,加之满满一肚子的鱼籽,那种在口中瞬间爆裂的感觉,实在是无比美妙。处理时多春鱼时,只需在鱼头和鱼身连接处切一个小口,然后拉出鱼鳃和鱼肠。多春鱼最适合烧烤和煎炸,高温使鱼刺变得酥脆,可以和鱼肉一起吃下。

多春鱼这样的小鱼,也是可以刺身和做成握寿司的,但必须选用雄性多春鱼,受限于时地,通常也只有在产地才能尝到。

这么饱满的鱼籽才不甘心只被煎烤,剥离出来的多春鱼籽(Masago)也深受人们喜爱,国内称之为“蟹籽”,常常用来替代飞鱼籽(Tobiko)放在加州卷或是拌饭里,也可以染成多种颜色。由于产量高,价格要比飞鱼籽更加亲民。

希鲮鱼并不是一种鱼,而是一种加工品。咦,之前那个神翻译的黄金柳叶鱼是个啥?其实就是裹粉炸的多春鱼啦。

UUID: db0e4497-8c13-47ac-bec3-abb9002001fc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9年/2019-02-04_饱卵多春鱼:美妙尽在口中爆裂的一瞬间.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