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测试的真相

作者: 七君

来源: theAtlantic

发布日期: 2018-12-31

棉花糖测试是一个风靡近30年的儿童意志力测试,曾被认为能预测孩子的未来成就。然而,最近的复制研究发现,能够忍受棉花糖诱惑的孩子主要来自富裕家庭,且测试结果并不能准确预测孩子的未来。研究指出,家庭收入和教育环境是更重要的预测指标。

你听说过棉花糖测试(marshmallow test)吗?这个风靡近30年的测试,曾一度被奉为验证儿童意志力、延迟满足能力,以及日后出息的经典。能够顺利通过棉花糖测试的孩子往往在日后有更好的成绩和更健康的身体。如果你简单搜索一下就会发现,不论是在大众媒体上,还是在科学研究中,棉花糖测试都是炙手可热的明星社会科学研究。

可是最近的复制研究却发现,那些能忍受长时间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只是因为幸运地出生在富裕家庭里而已;此外,只靠棉花糖测试的结果,并不能预测孩子的未来。

Walter Mischel斯坦福大学的知名学者Walter Mischel于60年代发明了棉花糖测试。这个实验是这样做的,把一个棉花糖放在3-5岁的孩子面前,告诉TA如果15分钟之后这个棉花糖还在桌上,那么TA就可以得到第二块棉花糖作为奖励。

接着大人离开房间,留孩子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和棉花糖做斗争。在1958年的第一次棉花糖研究中,Mischel比较的是特立尼达岛的克里奥尔儿童和南亚儿童。他告诉这些孩子,如果他们能忍住不吃眼前的1分钱的糖果,那么在一周后他们就可以得到10分钱的更好的糖果。他发现,克里奥尔儿童比南亚儿童更没有定力。

后来,Mischel和同事又对一些美国孩子进行了棉花糖测试,并且在10年后回访调查了他们的发展状况(如语言流畅程度、注意力、高考成绩以及其他指标)。

在发表于1990年的这项更著名的研究中,Mischel他们发现,通过棉花糖测试测量的延迟满足能够有效预测儿童未来的许多成就,比如15岁时在学校的标准测试成绩,以及身高体重指数(BMI)。

这项研究认为,孩子是否能忍耐15分钟不动糖果,就是TA意志力的最佳标志,而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意志力最终会回报孩子,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能通过棉花糖测试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可是今年5月发表在顶级心理学期刊《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却给棉花糖测试,以及它的拥趸泼了一盆冷水。

纽约大学的认知科学助理教授Tyler Watts,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儿童发展研究教授Greg Duncan以及Hoanan Quan重新对棉花糖测试进行了研究。Watts他们一开始就对棉花糖测试的结果将信将疑。因为最初的研究样本量不到90,也就是说参与实验的儿童数量不到90人,而且他们都是斯坦福大学附近幼儿园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家庭经济状况本身就不同凡响。

在新的实验里,Watts他们测试了900多个孩子,而且这些孩子来自各种社会背景,他们的父母的种族,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有较大差别。900人中有500个孩子的母亲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从取样来看,这项新的研究更能反映社会的整体面貌。

在分析了结果后他们发现,能够预测一个孩子延迟满足水平的最佳指标,不是别的,恰恰是他们的家庭收入。换言之,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意志力。但是,这种意志力能够预测未来吗?

新的研究也皱起了眉头。具体来看,不管母亲有没有大学学历,4岁时越能忍耐,15岁时的成绩也不一定会更好。最终能更好地预测15岁成绩的指标,是家庭收入水平以及教育环境(如3岁时家中藏书量)。Watts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根据我们的研究,你不应该太看重孩子在年幼时的延迟满足能力。去除家庭背景的贡献后,延迟满足就不再能预测未来的成就了。所以,你没必要太看重孩子在幼年的意志力。”

这项最新的复制研究不但打破了人们对棉花糖测试的迷信,还指出了贫困儿童无法抵挡棉花糖诱惑的另一种可能性。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日常生活充满着不确定性,忍耐并不一定能带来长远的收益。对于他们来说,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策略,实际上比延迟满足更优。不少学者也认同这一点。

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Sendhil Mullainathan和普林斯顿的行为科学家Eldar Shafir早在2013年就在合著的《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一书中指出,贫困让人不愿意等待长期回报,而变得短视;贫困本身会改变人类的行为和看问题的方式。

他们认为,棉花糖测试本身只能说明孩子对于现状的不确定性的看法:如果眼前的财富可能分分钟消失,未来的横财会不会到来根本不重要。

俄勒冈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Elliot Berkman也赞同这一点:贫困的一大特征就是生活中充满了不可预测性,贫困迫使人活在当下,因为朝不保夕时,思考未来简直就是一种奢侈。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并不是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的居高临下的幻想。

特立尼达岛位于西印度群岛最西南部,距南美洲大陆委内瑞拉海岸仅11公里。1974年,Mischel自己就曾注意到这个现象。在对特立尼达岛上的社会地位较低的黑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Mischel发现如果分发奖励的人是白人,黑人就更可能马上拿走当下的奖励,而不是等诺言在未来兑现。因为在当地,白人长期以来对当地居民不信守承诺,白人就是“分分钟变卦”的代言人。

内华达大学的社会学者Ranita Ray曾经对要工作养家的贫困青少年进行调研。他发现,虽然这些孩子每天要工作很长时间才能赚到薪水,有时收入甚至不够买吃的,但是他们依旧会在发工资那天大手大脚地花钱,如买对他们来说是奢侈品的麦当劳、做头发,或者买新衣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活在当下的策略也会损害智力,这或许就是家庭收入影响儿童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式。

2013年,华威大学、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的一系列实验和实地研究发现,处于贫困中的人的智商可以下降13分(人群平均智商为100,大多数人在70-130分之间);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以种植甘蔗为生农民在甘蔗收割前(没钱)的智商比收割后(有钱)的智商要低。

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农民13分智商的差距,显然会让高级认知能力,如计划、控制和决策卡壳。

贫困不但影响智力,贫富差距也会影响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印第安纳大学的社会学者Brea Perry发现,和富裕家庭相比,贫困家庭的父母更容易对孩子索要糖果的请求妥协。贫困的父母在力所能及的时候更愿意满足孩子的愿望,而更富裕家庭的父母却可能要求孩子等待更大的蛋糕。拨开意志力的遮羞布,棉花糖测试反映的不过是在经济这只无形的手的操控下,年幼的孩子对于当下的成见而已。

不过,在育儿界,这项新研究恐怕无法撼动棉花糖测试多年深厚的根基。英国杜伦大学的教育学教授Robert Coe无奈地表示,棉花糖测试已经深入人心,因为它的操作很简单,但是结果的含义深远,“就算被辟谣,它也永远也不会消亡。10-20年后的育儿书还是会照样引用Mischel的棉花糖测试,而不是结论相反的研究。”那么,Mischel在生前是怎么回应这些无法复制自己结果的研究的呢?

在接受采访时Mischel说,“解读我的研究的人本末倒置了。一块棉花糖里读不出你的未来。”

UUID: c1b5a776-edc9-46eb-bbd5-92ba96750b9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把科学带回家公众号-pdf2txt/2017-2018/2018-12-31_这个风靡30年的儿童未来预测,不过证明了富裕家庭的孩子更能忍.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