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吸尘器一样的“海上城市”快造出来了,你还留恋陆地生活吗?

来源: 把科学带回家

发布日期: 2018-12-27

地球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工程师和建筑师正在设计能够自给自足的海上城市,如Lilypad号和自由号,这些设计旨在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陆地沉没问题。

公元2500年,地球两极冰川大量消融,地球成了一片汪洋。人们只能在水上生存,建起了水上浮岛,泥土成了稀有之物。上世纪科幻电影中为我们描绘的画面,绝非危言耸听!我们的地球正面临着海平面上升的严峻威胁。在20世纪初,海平面升高了约20厘米。预计这一数字在2100年将达到65厘米。如果全球持续变暖,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著名海滩将会沉入水下,上海的2500万人口将无家可归,美国的迈阿密也不可能幸免于难。

你熟悉的城市、走过的街道或许都将沉入海底。海平面上升会对地球造成大规模的毁灭性打击,使数百万人无家可归!人类将如何应对,住到哪里才是安全的,像亚特兰蒂斯人一样住进海底么?醒醒!那只是小说和电影里的画面。现实中,工程师和建筑师们正在为我们打造新的海上家园——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城市!

提起海上城市,你的第一印象或许是这样:然而类似这样的水上建筑群依赖陆地的补给,无法独立的运转,所以远远称不上是真正的“城市”。工程师和建筑师们显然有更大的愿景:希望能把海上的城市设计成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彻底摆脱对陆地的依赖,让一个巨大城市能真正的在海上漂浮起来!听上去很科幻对么?我们来看看工程师规划了哪些蓝图——Lilypad号,正如名字所示,它的设计灵感来自维多利亚睡莲。

围绕着中间的人工湖,是三个山坡一样的建筑组,像花瓣一样朝天空展开。当群落一般的城市群远远的漂浮在海面上,仿佛镶嵌在蓝宝石上小珊瑚岛一般,与自然融为一体。不过这片小小的“睡莲”真实尺寸可不小,其设计直径达到1000米,大约等于十个足球场,足足能容纳5万人在里面生活!为了维持如此多的人生活,工程师设计了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

Lilypad号美丽的外表面覆盖了二氧化碳钛涂层,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发生光催化反应,用于吸收大气中的污染。城市位于水下的部分则会被用于养殖水产。这些水产不仅会被端上餐桌做成佳肴,还能用作产生能源的物质原料,保证城市的能源供应。整个城市的物质全部可循环,海洋生态系统能产生氧气和电力,同时回收再利用二氧化碳和废弃物,水的净化和软化均采用生态系统完成,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态链。

秉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Lilypad号甚至不需要动力设备,它会随着洋流漂越海洋,根据海潮的力量从赤道向北部海域进行旅行,你会随着它在全世界飘来荡去、看遍海上美景。自由号来自美国佛罗里达的自由号,则代表了另一种风格的海上城市。与其说它是海上城市,不如说是一艘巨大的邮轮!浑身充满了钢铁和工业的美感,让人不由得联想:这个大家伙该不会是航空母舰改造的吧?

他们甚至连甲板都一模一样——主要用来飞机的起降。自由号的船身长1372米,宽229米,高107米,几乎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邮轮玛丽女王2号的四倍!假如你想和朋友来一场浪漫的水边漫步,从船头走到船尾,可得费上一番力气了。其内部的设施也是标准化的一应俱全,总计25层,约18000个房间,除了常规的住宅,图书馆、学校、医院、餐厅、工厂甚至赌场,你能在这找到陆地社区里的一切设施。

自由号以太阳能和波浪能为动力,每两年可以环绕地球一圈,我们可以称之为工业版的“诺亚方舟”。你要不要收拾好行李,赶在大洪水到来前来张船票呢?乌托邦号若要在船上建立永久城市,邮轮的舱壁至少需要沉入水下90米,以维持船体的平衡。这需要花费巨额资金,另外,过于庞大的钢制船身十分不灵活,很可能被四面八方的波涛撕成碎片。

因此,除了海上“巨无霸”,工程师和设计师正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试图减小城市的规模以抵御海上多变的自然环境。乌托邦号游艇就是其中一个雏形。它好像一个用四只脚站在海面上的电动吸尘器。这种反常规的设计使它可以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保持平衡。每个脚上的方位推进器,也令它更易于操控。说乌托邦号小只是相比于上面的两位老大哥,其实它本身长宽也都不低于100米,高度上有11层甲板,最高处的观景平台距离海平面65米。

再配以完备的生活娱乐服务区域,难怪设计者自信地形容乌托邦号是一个完整的“微型国家”!浮岛项目科学家的目光正在投向更远处。用体型更小的海上城市抵御风浪,在风浪过后可以重新集结,以发挥城市的最大效率。工程师们期待设计出一系列可相互连接的小平台,它们小而稳固,可连接在一起组成一块灵活的膜,漂浮在海面上。在这方面,海上家园研究所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研究所计划建造一系列中空的混凝土加固平台,每个平台的大小为50米x 50米,形状为正方形或是五角形。平台之间可以互相连接,形成网络状。遇到危险时,平台可以断开连接,快速撤离。目前,已有11个平台模块被用来组建第一座海上概念城市。每个模块上有3层楼,可为225到300位居民提供居住、娱乐和办公的空间。海上城市将会成为一个研究“可持续发展学”的巨大实验室,融合多学科领域的研究。

海上家园研究所希望通过这种模块化平台的连接,在2020年前组建一个完整的城市。这也是将最快出现的海上城市雏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除了上述规划蓝图外,荷兰等国家已经将类似思路应用在了现实的海上房屋项目中。他们设计出了浮在海上的双层房屋,房屋的一层楼被设计在水下,可使重心降低,在海上更加稳固。今后我们可能会看到房屋先被建在标准化的平台上,再被运往大海,安放进不断扩张的海上城市里。

由一栋栋房屋组成社区,进而发展出城市。曾经的海上霸主,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还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总体而言,我们还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海上城市将是怎样一副模样。但不断增长的人口和逐渐升高的海平面,正最大限度地考验人类的智慧和创造能力,推动着海上城市的研究。住在海上城市的梦想,或将触手可及。

当海面上的第一缕阳光把金色填满你的房间,当你推开房门就能看见横亘夜空的繁星,当顺着洋流迁移的庞大鱼群从你的餐厅下游过,你还会留恋地面的生活吗?

UUID: d40c50d4-82f7-4272-8335-11456fb392a8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把科学带回家公众号-pdf2txt/2017-2018/2018-12-27_像吸尘器一样的“海上城市”快造出来了,你还留恋陆地生活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