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城里看不到工厂的烟囱 我们呼吸到的雾霾从哪里来?》吗?在那篇文章中,我们巧妙地利用NPP卫星的VIIRS I-Band 375 m Active Fire Data数据,通过对6,574,250条火点数据的清洗,识别出4143个运行工作超过10天的重工业热源数据。利用合理的统计手法,分析了中国区热源重工业的产业布局现状,阐述其区块化分布、产业聚焦等特点。
不过这些都仅是静态信息的陈述,如果同样的研究方法,把时间序列拉长,观察几年之内我国重工业发展的趋势,又会得到什么结论呢?分析视角,与变量共变。首先,必须要强调一点:这个算法是可以将数据按照时间、空间、类型等元素进行叠加管理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充分利用长时间序列数据的优势,将会形成在一个时间阶段、行业产业、地域空间的动态变化的研究。
重工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无论我们以什么原因、什么初衷对重工业产业进行管理,但是我们绝对无法容忍整体重工业产业的凋落。因此,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中国重工业产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上。
2012-2017年在营重工业生产规模变化图对比2012-2017年度全国重工业的生产规模变化及生产规模区域变化示意图可以看出,2013年度中国重工业产业出现了生产规模高峰值。此后,即进入了少量下滑最后趋至平稳的情况。这期间,虽然我国几个重要的重工业产业基地如河北、山西、内蒙、新疆、山东等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业规模滑坡,但是我国的整体重工业产业生产规模在2015年度之后即已保持平稳且稳中有升。
但是,在传统重工业基地生产规模下降的同时,南方地区则呈现大量的上升趋势。这是必须提前预防且关注的特点。尤其是对于湖南、江西、广西等传统经济并非极为发达的区域,由于区域对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如果不尽早进行重工业的产业科学规划与管理,后续发展尤其是生态环境管理堪忧。
2012-2017年间在营重工业数目变化图通过2012-2017年度全国重工业的企业数量变化及企业数量区域变化示意图的对比,则可以进一步印证上述观点。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全国重工业企业数量的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随着北部地区重工业企业数量得到控制的同时,南方地区、西南地区等传统重工业并不发达、且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的重工业企业数量则显著提升。这对全国性的重工业产业管理提出了要求。
而值得欣慰的是,2013年后开始的全国重工业生产规模平稳的同时企业数量减少,说明重工业平均产能在逐渐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确实在努力贯彻“调结构,去产能”的经济政策,这是对我国重工业发展最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