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车与量产车常常会给人一种魔幻与现实的对比冲击感。绝大部分时候,当你看着同一款车型概念车与量产车时候,你的眼睛和大脑都会以多年的经验告诉你:“这不是同一款车!”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首先,我们可能需要明确什么是概念车。概念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设计师对于未来汽车的畅想,这一类概念车往往极具未来感与科幻感,外形极度前卫且搭载或计划搭载许多前沿的技术。
但由于科技发展水平、成本等原因的限制,这类概念车往往只能作为一种对未来汽车的想象,很难实现量产成为商品。另一类概念车则是有可能进行量产的汽车,这类概念车可以说是一款先行验证车型,由于技术的发展所推出的后续可能量产的搭载新的技术、采用更为前卫的外观设计的概念车型,这种车型往往已经开始试验并且短期内有投产的计划。
在我们的印象中,概念车往往有着飘逸灵动且极具未来感的外形、流畅好看的曲线,搭载了各种高科技的产品,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极具美感。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量产车型与其早期发布的概念车可以说是有着天壤之别,如若不是特别说明,人们都很难将这两款车联系起来。
概念车与量产车之间需要跨越的那些“鸿沟”。现今的汽车设计全新车型外观时往往倡导设计先行,即先出设计方案,然后推进工程方案,同时进行工程验证和修改,设计先行并不意味着设计便是唯一重要的宗旨,汽车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是一个设计、制造、成本、性能相互妥协以求综合性能达到最优的过程。汽车设计方案与最终的制造之间,中间隔了大概好几条马里亚纳海沟吧。
第一道鸿沟,是制造难度与工艺的可行性。概念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外形具有未来感。而这些具有未来感的外形往往由很多复杂的曲面构成,这些曲面充分体现了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制造难度却可能很高。“设计一条线,工程算半年”,复杂的曲面设计在制造工艺上具有很大的难度,复杂曲面在成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拉裂、起皱、变薄等对于制造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
第二道鸿沟,是生产的成本。由于制造工艺复杂或者原材料昂贵,想要实现概念车上的各种具有未来感和美感的设计,往往需要更高的成本,而对于汽车公司而言,批量生产汽车的最终目的是需要实现大批量销售的,高昂的成本必然会导致汽车昂贵的定价,而过于昂贵的价格会使得消费者无法承担,对于销售显然是不利的。
第三道鸿沟,是车身性能。汽车车身的性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采用概念车的外形可能并不是汽车所需要的最优外形,在风阻、风噪、NVH等性能上,概念车的外形设计性能可能并不是最好的。汽车在设计阶段就需要不断进行仿真与修改,汽车在制造出来之后,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道路测试阶段,不断修改方案以解决路试中出现的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原有的外形设计往往会经过许多修改。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行人保护,不合适的外覆盖件形状设计可能导致在碰撞过程中对乘员或行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我们可以逾越这些鸿沟吗?答案是肯定的,或者说,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至少可以跨过这其中的一部分障碍,让概念车上的一部分设想成为现实。设计与制造并不是完全不可调和的矛盾,好的设计就应该能够真正面世并接触到消费者,现在很多电子产品,在以前的人看来大概也是前卫、遥不可及的概念吧。
如果你回到10年前,告诉当年的人们手机会在短时间内变成“一整块屏幕”,肯定有人不会相信,但随着手机制造工艺的提升和设计方案的优化,曲面屏与全面屏已成为现实。如果你回到70年前,告诉当年的人们你可以提着每秒能计算千亿次的计算机四处走动,他们肯定认为你是在白日做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晶体管的出现使得这个梦成为了现实。
如果你回到150年前,给当时的人们看现今汽车的设计,他们可能不会相信这样的机器能造出来。人类科技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概念”不断“变现”的结果。
概念车与量产车之间的鸿沟如何跨越?那么,怎样才能尽可能地让概念车和量产车一致呢?对于概念车而言,难点是在控制成本、克服制造工艺上的困难、满足风阻小的要求的同时,还能够保持住最原始的、好的外观设计。因此,现实生活中概念车往往会与量产车有较大的差距,但实际上,也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例子。
首先,在对外观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工程方面的制造难度和汽车的各方面的性能要求,外观设计师在进行外观设计时便对汽车各方面的性能要求、制造难度、成本等进行综合考量,避免在后期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而需要进行过多的修改。奕泽IZOA的钻石结构设计便是这样一个例子:汽车外观设计在考虑了整车气动性能、NVH性能的同时,采用了丰富立体的钻石棱线,三维的外观结构和大胆的锥形舱让整车的外观极具气场和美感。
其次,需要制造工艺的提升或是在制造时采用更合理的方案来尽可能在不过多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保留有与概念车一样的设计元素和外观。当面临制造工艺或成本上的困难时,尽可能通过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来解决问题。同时,在不影响汽车的制造难度和整体性能的小配件设计上,尽可能保留前卫的设计。汽车的设计不仅仅只是外形轮廓,车灯、轮毂、尾灯、门把手、进气格栅等部件虽然不是汽车的主体,但也是外观上的重要点缀。
在很多情况下汽车厂商为了降低成本,概念车与量产车的这些局部区域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设计方案,使得概念车与量产车风格迥异。
而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的考量,奕泽IZOA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尽可能保留了这些位置的前卫设计,独特扩展式的LED组合式前大灯设计,配合采用向外延伸的非传统形状设计、将立体透镜嵌入如钻石形状的后门结构的尾灯,整车外观更为灵动,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也使得整车更具动感。正是因为奕泽IZOA在设计时的考量,其概念车与量产车型差异很小,尽可能保住了设计者的“初心”。
与其说概念车的存在是想要向人们展示未来,倒不如说是设计师和工程师们想让人们了解和明白他们会拥有的、或者是以后想要拥有的是一台怎么样的车。概念车是设计者和工程师们对未来的构想,更是所有人对未来汽车的需求与希望。如果人们真的想要一台这样的汽车的话,那就造吧!要克服万难?那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