鮟鱇鱼,童年时代的你或许就听说过它:头顶一根长长的“钓竿”,还是自带照明的那种,静静潜伏在深海,张着狰狞的大嘴等待猎物们上钩。一脸的深海鱼气质,仗着黑灯瞎火谁也瞧不见谁,长得极其的放任自由,面部分辨率极低,各种器官闹着玩儿似的糊在一起。丑,且凶。这种看似勾不起人类食欲的鱼却时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它可能很好吃,正如今天的主角:黄鮟鱇(Lophius litulon)。
黄鮟鱇又叫蛤蟆鱼、琵琶鱼,鮟鱇科鮟鱇属鱼类,英文俗名yellow goosefish。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日本、朝鲜以及我国东海和黄海海域,通常栖息于25~600米深度的泥沙质海底,不善游动,属深海底栖肉食性鱼类。体长一般40~60公分,最大可以长至1.5米。头扁宽,表皮平滑无鳞,体侧有树枝状皮须,黄褐色鱼背带有深棕色网纹,腹部色浅,胸鳍、尾鳍末梢略带黑色。
黄鮟鱇的繁殖季节大约在每年的2~5月,雌鱼会产下大片有“胶质”包裹的卵块,受精卵孵化后,小黄鮟鱇鱼飘浮到海面,以浮游生物为食。黄鮟鱇的幼鱼,体色逐渐加深,尾鳍和胸鳍宽大,背部鳍棘明显,颇有点武将之风。幼鱼渐渐游向海洋深处,头顶的“鱼竿”隐约可见。
通常这类栖息于深海,长相放纵,游速缓慢或是爱趴窝的鱼类口感都很出众。黄鮟鱇的鱼肉富含胶质,肌肉纤维弹性十足,甚至有虾肉般的口感。不仅可以刺身,也适合煎炸或是炖煮。在日本关东地区,鮟鱇更被喻为人间美味,所以才有“关西河鲀,关东鮟鱇”的说法。
黄鮟鱇的肝脏(Ankimo)独立完整,并且占鱼体比例较大,甚至有“深海鹅肝”美誉。鮟肝腥味较轻,口感比较像鹅肝或鸭肝没有完全煮透的感觉,相比更绵软细嫩,味道清新,少了鹅肝的那种油腻感。鮟肝的美是淡雅而非浓烈的,这点和鹅肝不同,搭配生胡萝卜泥、小葱花再经橙醋轻轻腌渍或是蘸少许辣味增都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