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皂荚做醉蟹,不会搓出泡泡吗?

作者: 沙漠豪猪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8-12-04

本文介绍了皂荚树的特点、用途以及古代人对皂荚的认知和使用,包括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作为洗涤剂和食品的用途,以及在道教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鲁迅先生所有的作品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奔月》里的乌鸦肉炸酱面,这第二深的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的百草园如同博物学爱好者的天堂一般,令人神往。

由于初中课本上要求背诵,所以或许很多人现在都能随口背出“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百草园中的皂荚树(Gleditsia sinensis),既没有生僻字也没有重要典故,所以在语文课本上被一笔带过,但其实它是一个中国特有种。皂荚本身并不少见,不管是山坡沟谷还是田间地头,经常有它的身影。

高大的皂荚树。图片:刘冰

长刺的“恶魔”

皂荚和槐树一样都是豆科的乔木,在北方民谚“桑皂(枣)杜梨槐,不入阴阳宅”中,皂荚的木材也和槐树一样因为名字而遭人嫌弃。从外观上来看,槐树最多也只是因为茂密,勉强和“阴森”扯上关系,如果这样都能算“鬼”,那皂荚只能是“恶魔”了——它们的树干上长着很多带分枝的坚硬长刺,再淘气的熊孩子看到了也不会想去爬。

皂荚的刺其实是特化的枝。图片:Adam Arseniuk / blogspot.com

皂荚的叶子和槐树也不一样,槐树是奇数羽状复叶,顶端有一片小叶,而皂荚是偶数羽状复叶,顶端是一对小叶。皂荚的花呈浅黄绿色,有四枚花瓣,很多小花聚成一串,刚长花苞的时候像是枝条上钻出好多毛毛虫,长大了则像是秃毛的试管刷子。

<戳这里复习槐树>

皂荚的叶和花序。图片:刘冰

皂,原本也指黑色

花是一串,结成果子自然也是一串,皂荚的荚果又长又扁,形状特别扭曲,成熟后呈棕黑色,这正是皂荚名字的来源。皂这个字,本意指的是柞[zuò]、栗等壳斗科植物的壳斗,也就是果实外面的总苞,古人用它煮水,制成黑色的染料。因此后来“皂”也就指代黑色,“皂荚”就是黑色荚果的意思。

皂荚的荚果。图片:pixabay

皂荚的荚果中含有丰富的皂苷,它是一种乳化剂,既亲水又亲油,可以让油脂溶解在水中,从而被清洗掉。大概从汉魏六朝开始,中国古人就开始用皂荚洗衣服了,“皂”字的含义也就多了一个。到了现在,人们反而不容易想起它“黑色”的本意,一说“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公共浴室里会掉到地上的那个东西了。

你们懂的。图片:publicdomainpictures

到了宋代,有人把天然的皂荚果实和猪油、樟脑以及其他一些香料和药物混合到一起,做成“肥皂团”,用来洗澡。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肥皂荚生高山中……结荚三四寸,肥厚多肉……十月才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意思就是说,用肥皂洗澡比直接用皂荚洗得干净。

皂荚不光能做成肥皂洗澡洗衣服,还有一定的抑菌防腐功能,有可能是皂苷本身的效果,也有可能是其他物质的原因。欧阳修在《归田录》里说:“淮南人藏盐酒蟹,凡一器数十蟹,以皁荚半挺置其中,则可藏经岁不沙。”盐酒蟹就是醉蟹,宋代的淮南人,腌醉蟹的时候会放皂荚来防腐。只是皂苷本身有毒,不知道人吃了这醉蟹后会不会肚子疼。

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的肉质果皮也含有皂苷,用水搓揉就能产生泡沫。也有人认为百草园中的“皂荚树”是无患子。图片:Jim Conrad / backyardnature.net

可食用的种子

实际上,皂荚本身也能吃,只不过不是吃荚果,而是吃种子,确切地说,是吃种子中的胚乳。皂荚是真·双子叶植物,大部分双子叶植物的胚乳会被子叶吸收,而皂荚不会,它的胚乳就呆在种子里,在种子萌发时提供营养。

皂荚的胚乳是半透明的扁平小颗粒,有点像米粒,其中含有半乳甘露聚糖,吸水后会涨大成柔软的胶状,口感像银耳,煮出来的汤也像银耳汤。现在市场上时常能看到皂荚仁,不过它并非来源于皂荚本种,而是同属的滇皂荚(G. japonica var. delavayi)的胚乳。

目前商业化的皂荚仁基本都来自滇皂荚。图中这个嘛,还真不好说……图片:fr.pngtree.com

皂荚仁中的多糖,在营养学上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而且几乎不提供热量,算是一种不错的食品。

其实古代人也吃皂荚,只不过吃的是整个皂荚果,而且思路还跑到了超自然领域。

“神仙”也疯狂

在道教观念中,坚持食用一些野生植物食材可以祛病延年、羽化登仙,比如松子、柏子、人参、茯苓,以及皂荚。《太平广记》里有一个故事,说唐代有个女道士叫谢自然,14岁时突然有一天说米饭都是蛆虫,开始吃皂荚,注意,是皂荚而不是皂荚仁。谢自然吃完皂荚后就上吐下泻,排出很多虫子,之后就只吃柏树叶子,不进水米,30岁左右白日飞升,被称为“东极真人”。

如果去除神秘色彩,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青春期少女患上精神疾病,吃了皂荚后在有毒的皂苷刺激下,排出了肠道寄生虫,然后出现异食癖,最后死于营养不良的悲惨故事。

“心疼少女。”图为成都植物园的皂荚树。图片:Daderot / wikimedia

但古人不这么想。他们知道皂荚有毒,道教典籍中说有八毒物对应八方之风,其中就有皂荚,与乌头、藜芦、半夏等强力毒草并列。即便如此,古人还是认为皂荚拥有仙气,比如葛洪在《神仙传》中说:“斩皂荚树为杯,用以盛酒,酒味益妙。”元代有一部收罗特别全的道教神仙传记叫《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里边说谢自然的老师程太虚羽化登仙后,所在之地突然长出了一棵皂荚树。

《列仙酒牌》中的葛洪像。图片:Column Sake Brewery(1923)

最棒的一个故事,我觉得是刘纲夫妇升仙。刘纲是汉代的上虞县令,他和妻子樊夫人都会法术,平时闲着没事就斗法玩,刘纲一次都没赢过。刘纲点火,夫人就灭火;刘纲变出一条鱼,夫人就变出水獭吃掉鱼。最后,刘纲登上皂荚树飞升了,夫人“道行”较高,不用上树,坐在床上也一同飞升而去。

什么?你问这故事棒在哪?还记得皂荚树干上的刺么,想象一下爬上树以后浑身是血的“神仙”……明白了吧?

就算是神仙,爬完这树也…… 图片:Adam Arseniuk / blogspot.com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4年的第338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沙漠豪猪。

UUID: dc5f46f0-7185-43aa-a40f-cc82f75e067c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8年/2018-12-04_古人用皂荚做醉蟹,不会搓出泡泡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