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已经不赞成体罚孩子了。但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还不受这种道德观保护,如果太过顽劣,必然会被父母用“十八般兵器”招呼。独生子女时代,最好的武器莫过于随手就能摸到的日常用品,既能达到惩戒效果,又不致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各家父母不约而同都筛选出了两把神器,一曰开山断岳扫帚疙瘩,一名回风落雁鸡毛掸子。
现今超市里买到的扫帚,大多都来自工业化生产,以塑料为帚枝,配上金属杆。另有许多手工制作的扫帚,是以纯植物为原料的,如清洁工人扫大街的大扫帚是用竹子做的。那种父母们趁手的扫帚疙瘩也是一种纯植物手工扫帚,而且这种植物还带了一个“肤”字——刚好它还能经常接触熊孩子的皮肤嘛,真是缘分呐。这种植物,就是地肤。
地肤,父母趁手“兵器”的来源。图片:Moonik / wikimedia
红红的“巨型毛球”《中国植物志》上地肤的学名Kochia scoparia现在是个异名。基于系统发育分类研究,2011年,它所在的藜科整个被苋科合并。原来的藜科内部又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分分合合,如今地肤属于苋科沙冰藜属,学名Bassia scoparia。许多人不习惯这种“鲸吞—内部分解式”的分类,因此仍然言必称藜科。
我本人也不太习惯,因为我觉得“苋”没有“藜”字好看,配不上科名;而且我国原藜科植物比原苋科植物多了近5倍,要说合并,也该是藜科合并苋科嘛(玩笑)。
然而,植物分类系统的变动并非基于类群包含的种属数量,而是依据命名法来判定。苋科与藜科是相同阶元(都是科)的分类群,不过苋科的发表时间(1789年)早于藜科(1799年),所以就是前者“吞并”后者了。年轻态的地肤,你绝对想象不到它变身后能有巨大的杀伤力。图片:Andrew Butko / wikimedia
地肤原产自中欧、东欧和亚洲,是一种长相平平无奇的一年生野草,路边随处可见,能长到一米多高。
苋科植物的花被一般都很小,就算是到了花期,也是泯然众草。但有些地肤植株的茎是紫红色,到了秋天,连叶也变成红色,很有观赏性,人们由此还培育出一个园艺栽培变型:扫帚菜(B. scoparia f. trichophylla)。扫帚菜可以长成规则的圆锥形或圆球形,一眼望去,就好像大地上生长着一个个巨型毛球,而晚秋时它们茎叶的颜色还会变得更加鲜艳,观赏性更强。
日本茨城县日立海滨公园(Kokuei Hitachi Seaside Park)的“巨型毛球”。图片:dacheket / Flickr
地肤疏穗状的花序。图片:Stefan.lefnaer / wikimedia
让人敬畏的“扫帚”19世纪中后期,地肤被引入北美,一些品相较好的被用作观赏植物,而另一些则迅速逸为野生。因为观赏品种的茎叶在秋季红艳似火,英文通常称之为burningbush。这里还有个《圣经》典故,burningbush一词也见于《出埃及记》3:2,耶和华的使者在一丛“燃烧的荆棘”中向摩西显现,但荆棘并没有被烧毁。
世界上有许多植物被冠以burningbush之名,有人认为那是变红的地肤或同类植物;也有人认为它是白鲜属(Dictamnus)植物的统称,这类芸香科植物叶子富含易燃的挥发油,极易着火,在特别干燥的环境下,叶子上方的空气可被迅速点燃。被“点燃”的是白鲜属下的Dictamnus albus。视频:Muggsy Lauer / youtube
耶和华使者在burningbush中的显现让摩西感到了敬畏,就好像父母手持burningbush做的扫帚,在熊孩子面前显现一样(大雾)。地肤现在的属名Bassia和曾用的Kochia都没什么特殊含义,都是人名的拉丁化而已,但其种加词scoparia意为“扫帚状的”,暗示了这种植物最常见的归属。
看上去有点弱的“扫帚之王”唐代卢照邻的《山林休日田家》里有两句“径草疏王蔧[huì],巗[yán]枝落帝桑”。这“王蔧”听起来既霸气又有灵性,而且能跟神话中的桑树作对语,想来很高大上罢。姓王的人如果给孩子取名,说不定会对这个名字心动。实际上“王蔧”就是古书上记载的一种可制扫帚的野草,也是地肤的古称之一,郭璞注解为“王帚”。你可以理解为君王所用的扫帚,也可以理解为扫帚之王,反正我觉得不是很高大上。
实在没有什么王者之气的地肤。图片:Stefan.lefnaer / wikimedia
地肤其他的别名有落帚、独帚等,也有直接叫扫帚的。此外还有:或因其种子形态称为“地麦”;或因其叶子形态称为“鸭舌草”;或因其幼苗期可以吃,味道类似冬葵,称为“地葵”。《本草纲目》其实还收录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别称,叫做“千心妓女”,指其“枝繁而头多也”,我不是很懂其中的逻辑,或许这名字来源于某位青楼客吧。
扎扫帚可是手艺活干枯后的地肤就可以拔下来做扫帚了,一般将数株植物的茎下部绑在一起扎紧即可,这是一个技术活,如今还有许多老人会这门手艺。根据地区不同,材料除了地肤,还有高粱、芒草类和竹子等,如欧洲地区就把一种专门制作扫帚的高粱叫作broom corn。太行山深处的古城平定西白岸村,手艺人一直坚守着手工扎扫帚这门老手艺。图片:东方IC
欧洲还有一种巫术扫帚,一般以山楂木做杆,桦树枝为帚枝,用柳条绑扎成圆柱形,也就是女巫的飞天扫帚那种形状。这种扫帚用来扫地效率肯定不高,它主要用于一种清洁仪式——在离地面几厘米处虚扫几下即可,以赶走坏运气。我觉得它用来打人也不错,毕竟在魔法世界里,柳树会打人。或许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飞天扫帚”梦。图片:《魔女宅急便》
地肤的用处可不止“打人”在北美,逸生的地肤扩散很快,迅速占领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地肤是一种碳四植物,在干旱炎热与暴晒条件下,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因此非常适应干旱草原、沙漠、盐碱地等恶劣环境。地肤有独特的传播种子方式,当它干枯时,植株会从根部脱落,然后像风滚草一样被风吹走,种子就借助风和水扩散开来。种子的寿命大部分只有一年,但发芽能力很强,可以在缺水或高盐度的环境中发芽。
有科学家认为,地肤是美国西部1880~1980年来播种率最高的外来草本植物。
图片:giphy
所谓的“风滚草”(Tumbleweed)其实至少包括十科植物,其中像地肤这样的苋科植物占了大半,如最著名的那种风滚草,可以滚成一个个圆圆的草球,在西部牛仔电影里常有它们的身影——它是苋科猪毛菜属的Kali tragus,也来自欧亚大陆,进入北美的时间大致和地肤相当。
地肤的适应性好,种子扩散能力强,发芽快,生长迅速,可以在短时间内覆盖贫瘠的土壤,还可以吸收土壤里的铬、铅、汞等重金属,甚至还可以蓄积铯-137(Cs-137)这种放射性核素,因此可用于保持水土、植被恢复和生物修复受污染的土壤。植株形成的大面积灌木丛也会吸引来鸟类和小动物。
地肤的环境优势主要表现在贫瘠的荒地;到了有人烟的地方,如农区或者牧区,扩散迅速就变成了它的缺点。地肤对许多农作物都有化感作用,它周边的农作物会长不好。园林种植用于观赏的地肤也会扩散,需要在花期不断修剪,把花序除掉。
地肤幼苗。图片:Matt Lavin / Flickr
地肤的幼苗富含蛋白质,口感也不错,是牲畜和野生动物的优良饲料。但种子成熟期的地肤含有大量有毒的皂苷类、生物碱和硝酸盐等,如果牲畜长期食用会中毒甚至死亡。在日本秋田有一种地方美食叫作とんぶり,原料就是地肤的种子,因为口感类似鱼子酱,还被称为“land caviar”,通常是作为食物装饰。
用地肤种子点缀的寿司。图片:Gregg Davis / wildfoodgirl.com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你的童年恐惧,是被那种“神器”所支配的呢?本文是物种日历第4年的第327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霜天蛾。你可能错过的精彩内容蒲扇茜素红红柳大串软木塞也能种多肉物种日历微信号:GuokrPac当岁月凝结成文明当我遇见你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日历娘今日头像苋科 甜菜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