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干旱,人们很容易想到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撒哈拉沙漠。可是,面积相当于一个中国,同时拥有世界上最高的蒸发率的撒哈拉沙漠,还不算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世界干极的桂冠属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马沙漠,这里的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更有记载显示,在1570年到1971年这长达400年的时间里几乎滴水未降。这样一个干旱至极的“生命禁区”,竟然濒临着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一般来说,海洋可以为陆地带来丰沛的水蒸气和降水,这里为什么会如此地干旱呢?阿塔卡马沙漠地处南纬18至28度之间,在大气环流因素中常年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会形成下沉气流。下沉气流越靠近地面气温越高,越不容易成云致雨,它不像上升气流那样,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发生冷凝,容易成云致雨。同时,阿塔卡马沙漠地区还会受到东南信风的影响。在这个地区,东南信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
这就使得海洋的水汽不仅无法到达陆地,反而离陆地越来越远。而且,这里还是秘鲁寒流的必经之处,在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下,降水就变得更加艰难了。就这样,在下沉气流、东南信风和秘鲁寒流三者的共同“合作”下,阿塔卡马沙漠也就“轻而易举”地成为了世界干极。不过,就是这么一个人迹罕至、极端干旱的地方,竟然还引得众人为了这里大打出手,甚至不惜发动了战争。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玻利维亚、秘鲁和智利三国交界处,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还未明确划定归属。到了18世纪中期,人们在那里发现了两样宝贝:“鸟粪”和硝石。“鸟粪”指的是磷酸盐矿(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而硝石则是欧美兵工厂用来制造火药的重要原料,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于是,这块“烫手的山芋”一时间变成了三国争夺的宝地。智利于1879年4月5日正式向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宣战。
这次战争被称为“南美太平洋战争”,也被称为“硝石战争”或“鸟粪战争”。战争以智利胜利而告终,玻利维亚则丧失了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沿岸之间的全部领土,变成了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这也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阿塔卡马沙漠又变为了科学家眼中的“宝贝”,而这却是因为阿塔卡马沙漠极端的自然环境。阿塔卡马沙漠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自然环境的地方。
地质资料表明,阿塔卡马沙漠的极端干燥环境可能至少存在了1000万-1500万年,使得其土壤的化学成分与火星土壤的化学成分非常相似。2017年,来自美国(NASA,美国宇航局)、智利等国的2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首次在阿塔卡马沙漠进行了火星探测器KREX-2的测试(将持续到2019年)。该研究小组表示,探测器的钻头已经成功钻入两米深,并提取出用来研究生命迹象的三个样本。
阿塔卡马沙漠独特的自然环境,不仅得到了NASA的青睐,还吸引了各国的天文学家。凭借海拔较高、空气干燥和云层稀薄特点,阿塔卡玛还成为全球最佳的天然观星地之一。世界上最强大的射电天文观测设备——阿塔卡马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就建造在阿塔卡马地区的查南托高原上,主要用于获得有关星系和行星演变的数据。虽然阿塔卡马沙漠极度干旱,罕有生命的迹象。
但也正是这样极端的自然环境,为寻找火星生命和天文观测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片“死亡之地”绝对称得上是“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