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大家小时候都读过安徒生的《野天鹅》,故事中的小公主为了救被变成天鹅的哥哥们要忍痛用荨麻做衣服,光是看文字都觉得疼了。荨麻这东西,茎和叶子上都有刺,被扎过的人想必不会忘记那种感觉。今年夏天《博物》的瑞士之旅让所有成员都难忘,因为大家亲身体验了一回当“公主”的感觉——亲手摘荨麻。不过我们不是做衣服,而是要做菜。
下面就给大家讲讲我们的瑞士之旅中最“另类”的一些体验:瑞士乡村“农家乐”和瑞士本地的花草美食专家去摘野菜。荨麻作为植物,其实念做“钱麻”,瑞士常见的种类叫异株荨麻,茎和叶子上的刺不算很多,但也足够扎手用了。异株荨麻生长在牲畜啃过的草地上,房前屋后都很常见,作为野菜尽管摘,不会造成破坏环境的问题(但手指头确实受到了破坏)。
异株荨麻的刺有硅质外壳,扎进皮肤里,就会顺着刺往里注入蚁酸,所以不但疼,而且会红肿。那种叫做荨麻疹的皮肤病,就是根据荨麻扎了以后的样子来命名的,不过在医学上不念“钱麻疹”,而念“寻麻疹”。所以摘野菜的时候大家当然嗷嗷直叫。我们的瑞士本地的植物花草美食一勺烩老师不慌不忙,告诉我们,别怕,我有解药。有点武林大侠的感觉,好像在说,大凡毒物,五步之内,必有解药。
她都没走五步,弯腰找了找,就揪了一片叶子,告诉我,涂在伤口上使劲揉搓就好了。还真管用。我们的采摘地就是在这样一个山中草地与树林交界地带。她的解药,我一看,怎么就那么眼熟呢?便问她:plantago?她开心地说,是呀!我心说:这什么解药啊,不就是车前草的叶子嘛!带队专家吴老师说,其实只要是无毒多汁的叶子都行,揉搓一下,用汁液把蚁酸稀释了就好了。
最后我们在瑞士的山坡上采了一大口袋荨麻嫩叶,还有留兰香薄荷的叶子,野生覆盆子的果子,高山酸模的叶子。大家愉快地采摘,并带着满肚子的覆盆子和野草莓,回到了山间木屋别墅里。而我们的晚餐也是亲手制作,食谱包括:荨麻叶土豆汤、酸模叶卷沃州肉肠糜馅儿、野薄荷奶油蘸料、欧活血丹甜奶油、覆盆子甜品、留兰香莫吉托。荨麻叶土豆汤,加了奶酪,味道意外地美好。
酸模叶卷沃州肉肠糜馅儿,酸模叶卷的馅料也可以单独吃,其中糯米、碎肉肠、洋葱末、蒜末、松子、奶酪碎。野薄荷奶油蘸料,成员中的小同学们婉拒了家长们的帮助,在当地老师的带领下,亲手削了土豆、挤烂了荨麻、包了肉卷、打了奶油,并迅速成长为日常下厨英语口语小能手。大家饭餐吃得很开心,毕竟大家平时都是到家就有现成饭吃,不行还可以点外卖,而在瑞士的山里亲手采摘下厨的这种体验,估计是这辈子第一次。
在瑞士当个farmer,我们学习英语时说到famer,总会默认为是辛劳的农民。然而这次在瑞士山里见到的famer大叔是个农场主,估计就算是包下我们《博物》编辑部十年八年也是小菜一碟。大叔在山里有牧场,在镇子里有别墅,有专属的草场,开卫生所,办才艺班,冬天闲来无事当滑雪教练,是制作高山奶酪的瑞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这么一位大叔,开着突突突的拖拉机,拉着我们去深度体验农活。
我们首先体验的就是拔草。这种叫做高山酸模的草根系发达又牢固,一旦在草场上出现,就很难清除,必须手工来薅。牧草里如果混有高山酸模,其中的草酸被奶牛吃掉,就会影响奶的品质,所以牧场主无不欲除之而后快。薅掉高山酸模还要选好时机。没开花之前,你把它割除了,它还有能量再长新枝新叶,只有开花结果,能量大量消耗,才不会无限再生。但又要赶在果实成熟以前薅掉,不然明年就会收获很多小酸模宝宝,让人恨得牙根痒痒。
小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拔草,农场主也一起拔草,人家真的是熟练工。
割完杂草的游乐项目是喂马,比拔草听起来更好玩的是赶牛和挤奶,当然现实和想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奶牛住的公寓里,荡漾着温暖而特殊的气味,由于是瑞士传统的山间牧场,没有那么多自动化设施,能够获得原汁原味的感受。确实原汁原味,汁和味都很浓郁。想要挤牛奶,就先要安抚奶牛的情绪,给它做按摩。
我们不仅给奶牛按摩,还给小牛喂奶,结束体验后一起围着煮奶酪的火炉子烤火,农场主大叔招待以本地特色的美食。喝汤用的是做工考究的手工雕刻扁木勺,每一把都不相同,或大或小,花纹繁复而美妙。甜品是发泡的糖奶坨浇上鲜奶油,平时吃饭不怎么积极的同学也吭哧吭哧吃了一块又一块。大叔特地开了一瓶珍藏的葡萄酒,他说,你们是第一拨来到这里的中国人,他自己也十分荣幸。牧场主招待我们吃传统美食。
当然我们在瑞士也没少观察动物和植物,只不过这些上次就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可以点这里再回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