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诺:一米高度看世界丨有意思博物馆
本文根据有意思博物馆演讲剧场——「果壳主场“新科学消费样本”」现场演讲整理。 本场演讲围绕“什么是科学的消费”展开,特邀五位演讲嘉宾,分享人类最共通的故事,为人们带来科学的生活建议。
演讲人李一诺: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前麦肯锡全球合伙人。2014年和丈夫华章一起创办公众号《奴隶社会》(至今近百万订阅用户),不端不装,有趣有梦,听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讲述自己的故事。
从一米高的孩童视角看到奇怪的成人世界。2010年,我和丈夫华章搬到美国已有两年。当时,我是麦肯锡的副董事合伙人,处于事业上升期。我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如今,我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老三都已经四岁了。
和所有父母一样,孩子的出生对我来讲实际上也是重新成长的过程。我最大的感触是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和艺术家,让我学会从他们的视角重新看世界。当你用孩子的眼光去看我们的教育时,会觉得有点奇怪,我称之为“奇怪的成人世界”。
我原来在麦肯锡的时候,做了很多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工作。我发现很多人都是迷茫的。这种迷茫从大学毕业到之后工作一直存在着,也延伸到工作方向的选择。当你观察我们的教育的时候,还会发现家长这个成年人群体,也很奇怪。高考的时候,外面有很多家长在等候,这个画面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
除此之外,教育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老师。这些成年人奇不奇怪呢?2016年,搜狐做过一样调查,问老师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做老师,中国的数据令人震惊。在受访老师中,仅有11%表示愿意让孩子继续当老师。而在最推崇教育的北欧国家,例如芬兰,师范录取率是8%,师范是很多年轻人特别愿意去做的行业。
这样去看成人世界,我们不禁会问: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现在似乎形成了一个循环,优秀人才不愿意进入基础教育,因为如果你要保证教育质量,就需要高标准和高管控,而这样又最终会导致高压力,造成当下不断积累的焦虑和不满。
如何打造好生态?试试孩子的方法。我们不妨“一米高度看世界”,如果说改变这个大体系很难,我们有没有可能去构建一个可复制的小生态?关于什么样的生态是好生态,其实在教育领域已经有大量专家做了研究。而我们用孩子的视角去看什么样的学校和教育是好的,就很简单,我想无非是三条。第一,孩子喜欢上学;第二,老师觉得爽;第三,家长有所成长。而描述好生态有四个最贴切的词。
第一是真实。孩子的世界是真实的,伪装和撒谎是在长大过程中不断学会的。二是亲密。家长都知道,孩子和你天生是亲密的。TA渴望亲密的关系,和家长如此,和老师、朋友也是如此。三是平等。孩子希望被平等地对待,包括孩子之间的平等,以及家长和老师重视平等的态度。四是安静。我们想到孩子,可能会首先想到跑跑闹闹、非常活泼的样子。实际上孩子的内心很安静,长大之后我们讲正念、练习冥想,而孩子每一刻都活在当下。
如果这就是一个好的生态,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呢?其实对老师来讲,就是你坐下来或者蹲下来——像孩子般一米高——也就是我们讲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现在我们常说个性化教育,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大数据进入到这个行业。但我觉得个性化的核心很简单,其本质就是激发和保护每一个孩子的内驱动力。我上学的时候算是个好学生,成为学霸其实非常简单,就两条,第一是我自己想学,第二是我有方法,再无其他。但在我们的教育里,你会发现没有第一点,学习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一个别人塞给TA的任务。如果我们能回到本质,事情就会变简单。
我们三年级课程里有一个梦想课堂,孩子写下梦想,并且做计划。如何才能实现梦想?为了让梦想变为现实,你会不会寻求帮助?芬兰现在全国鼓励创业。他们认为创业的本质简单,就是把想法变成现实。从这个角度来讲,孩子们从一年级就可以培养这样的能力。我们教育的目的是成为“全人”。
如果把人比作冰山,那么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很表面的,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能走多远,走得多幸福快乐,这些都是冰山下的东西,涉及到社会责任感、个人性格力量、自我认知。好的教育最终要探寻的是冰山下的答案。如果能成就于冰山下,冰山上的呈现无非是时间和形式问题。
我们在做的事情叫作“基于中国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基于我们的国家课程标准,融合国际化的教育方法。我们所做的融合有三,一个是品德养成和自我认知,一个是融合体验和沟通协作,还有一个是社会责任和全球公民,希望通过这样的融合,去真正实现你想实现的目标。
学习,应当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如果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我们的现实却并非如此,我们的学习是在封闭空间中进行的,是绝缘于社会的。如果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自愿的,孩子会不喜欢假期,热爱学习。这是其一,孩子喜欢学习。
其二是让老师觉得爽,分为两方面,一是退出来,一是撑起来。先说退出来。教师这个行业很复杂,好的学校要做到信任和赋能。曾有老师在我们的职业发展培训训练中,提到自己像一棵舒展的树,这是一个成人理想的职业状态。教师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有可能培养出内心充盈的孩子。
再说撑起来。只有理念是不够的,既然被培养对象是人,就需要非常全面和专业的职业支持,最好能有跨界的自愿去全方位支持教师的成长。我过去的很多工作经历,核心都围绕着“领导力”。教师无时无刻不在领导。TA在教室里一站一坐,底下有几十个孩子一起,因为TA的存在而去做一些事情,这就是实实在在的领导力。把老师像领导一样去培养,全面支撑教师提高职业能力,这是我们培养教师的思路。
第三说到让家长有所成长。其实这也很简单,就是希望家长不乱来。我自己当家长,就有种无证上岗的感觉。没有人事先学习如何做家长。所以我们希望做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让家长从焦虑的服务购买者,变成终身学习的同行者。学校应该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其实就像一个村落。我们把家里叫村委会,每周会有一次村长喊你吃饭的活动,讨论一些跟学校、孩子、社区成长相关的话题。
我们有家长说过这样一句话:“这里最吸引我的是生态,这使我心中充盈着想跟孩子一起玩耍的激情。”这句话里我最喜欢的词是“玩耍”。孩子天生会玩,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把玩的能力丢掉了。在玩的过程中,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孩子。所以在玩的过程中,我们是最真实也最平等的、亲密的。
奇怪的成人能做什么?从小孩的视角看,成人很奇怪。那我们这些奇怪的成人能做什么?我们有家长共同成长的线上学校。围绕真实、平等、亲密和安静,我们这些成年人试图用诚信的方式组织起来,去构建这样一种生态。在生态中,孩子、老师、家长、学校的管理者在不同的方面发挥着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具体的工作,简单来讲其实是需要一个支持整个教育的生态体系。核心包括育人、教研、教师成长;周围有品牌、家长支持体系、社区支持体系、教务运营等,包括环境构建。最后还有我们最重要的平台和IT评估反馈体系。只有在这个体系到位的时候,才有可能做到三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
在这个体系中我们做了什么?首先是“安静的数据和技术”。现在在中国一讲到科技、教育、行业,都如同打了鸡血。我觉得好的技术,好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不该以鸡血的形式存在。我们有50多个工程师,有很多人从两年前开始构建这个体系。最终我们的数据中心无论是基础功能也好,还是线上线下场景和整个教学服务,都是用安静的数据和技术去支持体系。这并不是学校里到处装满摄像头和到处充满Ipad的“科技感”。
我们希望做真实的评估。什么是真实?其实很难去测量,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不真实。我想我们所做的,就是尽量向真实去靠拢,其中包括能力的测评,包括非学科能力的测评。目前我们基础教育12年的努力,最后展现的是一个数字。那么,如果不是“一个数字”,可以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努力在做的尝试,对孩子做过程性、定性的、描述性的评估,并将其和平常定量的考试评估放在一起。
所以每年每学期结束的时候,孩子会收到一个20-30页的报告,里面不仅有数字,还有很多老师和孩子的对话。
另外我们也希望做一个后退一步的科技平台。我们所有家长都可以通过APP看到学生在校的情况。家长还可以把其他家长都加到里面。而老师则有电脑端的版本,和其教研、教学知识体系是相联系的。为什么叫做“后退一步”的科技平台?实际上它的功能是很强大的,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我觉得一个好的科技产品不是为科技本身而存在的,而是为服务人的目的而存在的。
我们应该为儿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一米的高度”这个概念不是我首创的,而是我在今年深圳一个慈善博览会看到的。那是一个专门的影像区,叫“一米的世界”,我深受触动。它说其实我们中国现在需要构建的,是一个“儿童友好社会”。
我们应该为儿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儿童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在中国有将近3亿未成年人。我们每个成年人,不管作为父母,还是教育工作者,亦或是一个公民,都应该为儿童想,他们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想让世界进入这样一个循环,优秀人才进入基础教育,使社会的先进认知和我们的基础教育相结合。因为基础教育是我们人类社会的未来,如果不能把我们最先进的认知跟它相结合,那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和态度去对待我们的未来呢?
我们希望构建有赋能和成全的体系,而不是管控的体系,由此促成健康的教育生态。而生态的核心,还是那四个:真实、亲密、平等和安静。令人振奋的是,这些事实际上已经有国家在做了。比如很多国家非常推崇的芬兰体系。很荣幸地,去年芬兰驻华教育参赞来到一土学校。他说这是来中国六年,第一次看到与芬兰教育体系非常相似的学校。他还讲到,其实没有所谓的“芬兰教育”,芬兰教育和一土做的,都是回归常识的教育。
常识并不意味着容易,说实话,我经常都会感觉到竭尽全力,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大的困难,时常想到是不是要放弃。在想放弃的时候,给人力量的是什么呢?就是“一米高的世界”。有一句话我很喜欢,说教育其实不应该仅仅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身就应该是美好生活。我想这样的美好生活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竭尽全力。
有意思博物馆是果壳旗下科学活动IP,以流动博物馆方式,呈现各种新奇、有料、好玩的活动。本文来自果壳,谢绝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果壳ID:Guokr42整天不知道在科普啥的果壳建议你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