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鸡血”一词,作为新生流行语,公众并不陌生,主要形容一个人的情绪特别亢奋,颇具调侃意味。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或许并不知道,在“文革”时期,竟然真有“打鸡血”这种民间流行的保健方法。所谓“打鸡血”,又名“鸡血疗法”,就是把家养的大公鸡的血抽出来给人注射。据说,注射了鸡血的人会体质强壮,精力旺盛。这一荒诞的保健方式出自红卫兵批斗成果中的“家传秘方”。
此外,“赤脚医生”也是那一时代开始出现的名词。
十年“文革”,使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卫生机构损失巨大,一批知名的医药学专家受到迫害,卫生服务体系几近瘫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迅速改变低效、僵化的医疗卫生体制,医疗改革迫在眉睫。1979年初,时任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指出,要尽快改变落后的医疗卫生面貌,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
针对医疗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卫生部门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办医的单一模式,逐步形成国家、企业和个人多种形式投资办医的局面。
1989年,中国第一家民营医院——华侨骨伤科医院,在浙江省温州市正式运营,揭开了我国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卫生行业的序幕。1993年,由香港投资方和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共建的中国第一家外资医院——北京国际医疗中心成立,开启了外资进入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序曲。
民间资本的注入,使医疗卫生事业的投资更趋多元化。外资的引入,则为国内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带来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并以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改变着中国人的就医习惯。至此,中国人的医疗卫生理念由关注“治疗疾病”向“卫生保健”转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民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和期待也愈发高涨。
为了激发医疗卫生市场的潜能,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些医疗机构开始探索“以工助医、以副补主”,药价贵、看病难等民生问题也随之产生。尤其到2003年“非典”爆发前夕,全国医疗卫生费用中财政拨款部分呈逐年下降趋势,“以药养医”和“科室承包”成为普遍现象,大型、先进的医疗器械成为部分医疗机构创收的工具,城乡居民看病成本飙升,因病返贫现象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纷纷开始尝试医疗改革。
江苏宿迁率先提出“找市场不找市长”的医疗改革口号,宣布政府退出医疗领域,由民间资本接收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所,使得宿迁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没有公立医院的地方。“宿迁模式”很快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派与反对派缘此开始了唇枪舌战。200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经受住了考验,但基础医疗的薄弱也暴露无疑。
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具了一份报告指出,过度市场化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不合时宜的。围绕这一问题的持久争论,也由此暂告一个段落。进入新时代,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各项投入,并逐步构建起覆盖全体国民的城镇医疗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堪称世界医疗卫生史上的奇迹。
回首改革开放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看病依赖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的“老三样”,到使用螺旋CT、核磁共振等先进医疗设备;从活跃在乡村的“赤脚医生”,到如今签约家庭医生享受上门服务;从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到推进分级分区诊疗制度……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可谓是翻天覆地、日新月异,不少疾病的诊疗水平已跃居世界一流。
据统计,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由17.0万家增加到98.1万家,病床床位由204万张增加到660万张,卫生从业人员由788万人增加到1023万人,人均期望寿命由1978年的68.2岁增加到目前的76.5岁。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必将实现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