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过《爱丽丝梦游仙境》,你可能还记得说话颠三倒四的“疯帽匠”,他脸色苍白,眼眶血红,能做出各种优雅可爱的帽子。其实,这个形象也许不完全是故事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的虚构。在18至19世纪的欧洲,真实存在着许多疯癫的制帽人。而在他们的疯癫背后,是欧洲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河狸帽(beaver hat)风潮。这种帽子的流行不仅造成了当地职业性汞中毒,也为大洋彼岸的皮毛产地带来了某种灾难。
很多动物的皮毛都能制成毡帽,比如羊毛、兔毛、貂毛、水獭毛等等……但在16世纪的欧洲人眼里,这些都比不上河狸皮毛,而河狸皮毛也主要用于制帽。虽然帽子现在被视为可有可无的饰品,但在几个世纪前的欧洲,帽子是日常穿戴之一。据统计,仅英国在17世纪末每年的帽子消费量便接近500万顶。当时,任何绅士或是心怀抱负的人都应该有一顶精致昂贵的河狸帽,这是成功人士的象征。
制毡是让多层动物毛发勾连在一起的步骤。这归功于毛发表面独有的鳞片状角质层细胞,在棉花、丝绸、亚麻等天然纤维中都找不到这种结构。当一堆毛发遇到湿热环境,每根发丝上的角质层打开,很容易相互纠缠在一起(想象洗完澡的头发)。制毡过程就是利用毛发这个特性,将一层层毛絮浸入温水,反复击打、揉捏,最后形成牢固结合的一片毛毡。这个过程称为“毡化”或“缩绒”。制成的毡布防水隔热,极难撕裂,是有檐帽的理想材料。
为了达到理想的缩绒效果,17世纪中叶,欧洲发明出了一种打开角质层的毡合预处理(carrottng)的方法——刷汞。有毒的硝酸汞溶液能将皮毛上每根毛发纤维的角质层拨开,让细微刺状结构立起,河狸毛因此紧紧纠葛在一起,烘干后呈现出胡萝卜色调。再经过皮毛分离、叠加毡化、染色、定型、打磨、修剪等50个工序,一顶河狸毡帽终于完成(所以才很贵)。
预处理的方法让制帽工不得不长期接触汞,而含汞烟雾将损害人体的中枢神经。
另一方面,对时尚的追求不仅损害了工人身体,也给作为原料河狸带来了灭顶之灾。世界上,河狸属现仅存两个物种:亚欧河狸(Castor fiber)和北美河狸(Castor canadensis)。这类夜行性的啮齿类动物居住于水边,擅长用树枝建立堤坝,把河流阻断成小池塘并在其中建窝。
它们的皮毛短小细密,又不失柔软,河狸气味腺分泌出的河狸香,可以制作药物和香水,因此,到17世纪初,欧洲人对河狸帽和河狸香的需求,已经让亚欧河狸数量濒危,连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波罗的海周边的森林,也几乎找不到河狸了。
16世纪,法国人在现今加拿大一带建立了第一批进行皮毛贸易的公司,荷兰人与英国人在下一个世纪紧随其后。为了获得皮毛,他们需要与当地的原住民“中间人”建立起联系。
对美洲印第安人来说,欧洲人带来的新奇物品不能说没有诱惑。例如,根据纽约港1740年的交易记录,欧洲货物由河狸皮结算,其中最受原住民欢迎的交易物是枪支(换出3570张河狸皮)、子弹(2226张)、白兰地酒(1830张)、烟草(4735张)和洋布(3577张)。
虽然20世纪初大西洋两岸河狸数量濒危,但人们放弃河狸帽的主要原因却并不是对这种小动物的怜悯或是与印第安人的矛盾——19世纪中叶,帽子潮流转向了。那时,丝绸帽取代了河狸皮帽成为新的流行点,服饰商人不再需要大量河狸皮毛做帽子,一些严重依赖皮毛生意的印第安部落为此收入骤减,甚至陷入了长期贫困。北美和欧洲的河狸数量在恢复。而加入汞盐的毡合预处理方法继续使用了约一个世纪,直到20世纪中叶才被废止。
如今,人们谈起“疯帽匠”(有时会翻译成“疯帽子”),也只会想起知名演员约翰尼·德普的精彩演出,而不会联想到他为何而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