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概括三本育儿书:教你怎么和孩子说话

作者: 赵晴

来源: 成长合作社

发布日期: 2018-11-08

本文概括了三本育儿书,主要讨论了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劝说、批评和表扬孩子的技巧。文章通过具体场景和实例,分析了不同沟通方式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并提供了基于心理学和神经学的建议。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不论跟孩子相处一周还是十年,成年人跟孩子对话的情境中,劝孩子、骂孩子、夸孩子时时发生,司空见惯。所以,怎么劝?怎么骂?怎么夸?三个话题牵扯出三本书。

第一本书,是一本美国育儿的经典书,出版到现在30多年了,其中的很多理论这么多年来被反复印证。两位作者都是儿童教育专家,其中一位今年刚刚去世。这本书有中文版,书名也直白的很,就叫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两位作者Adele Faber,Elaine Mazlish。

第二本书的作者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心理学教授 Daniel Siegel,“全脑儿童”这本书从心理生理角度带你重新认识家常问题。孩子最需要的,是和他们共同成长的父母。

第三本书的主要作者Jessica Alexander是个普通的美国妈妈,因为嫁给了丹麦籍的先生,从此学会北欧视野,对比之下,发现美国人教孩子还是不如人家丹麦靠谱。三本书,三个视角,交织来看三种沟通。

劝孩子,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场景。碰到这种情况,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劝孩子?请给你自己10秒钟,想好了你最可能会有的反应再往下看。场景1,你的孩子回来跟你抱怨,学校里分组做海报的时候,TA满心欢喜地提议把海报底色做成蓝色,大海的颜色嘛。而其他人坚持选择橘黄色,都觉得蓝色好没品味啊。TA因此深受打击,情绪低落,再也不想跟其他人一起合作了。

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常见的反应大致会有这么几种,你的会是哪(几)种呢?欢迎投票。如果这里的ABCD仍然框不住你清奇的思路,请你务必在最后留言,帮我们的想象力开疆拓土。上面这几种反应相当常见,温和不极端。四种做法都深埋着一个心理动因,那就是:说到底,当我们看到孩子的负面情绪,就会觉得这种情绪不好,所以希望帮助改变它,修复它,最终消除它。

此情可悯,但是,以上四种对话方式,真的是此情此景下,孩子最想听到的么?我们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今天在公司莫名其妙受了老板一肚子气(请自行脑补是哪种气),然后受累不讨好的加班到十点多。窝了一肚子火回到家,你跟家属抱怨的时候,下面哪个选项是你喜闻乐见的呢?

A. TA批评你没能建设性的领会老板的意图

B. TA质疑你反应过大,“至于么?” “你冷静点”

C. TA给你建议,以后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今天本应该如此这样这般

D. TA分析你心理,为什么这么在乎你老板看法,是不是有恋父情节?

E. 以上都招人烦。

你选哪个? 我肯定选E;但其中,B绝对是我的逆鳞。当我情绪激动地抱怨的时候,我最恨TA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别那么激动。这其实就是一句轻描淡写间便洋溢了恶意的批评,它不仅意味着,我的情绪是不合理的,也同时告诉我,我的这个激动让人家心生厌烦。当成年人受了委屈之后,我们不想被批评,被质疑,被建议,被分析;我们其实就想有个地方发泄情绪,借个耳朵听我们把话说完。

孩子也是一样。在第一本书里,针对这个问题,两位作者指出:孩子的感受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拒绝承认孩子感受的合理性会让问题恶化。而刚才ABCD那几种反应方式,扎心的原因恰好在于它们或多或少的都在否定我们情绪的合理性。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呢?书中给出了几个建议。

认真倾听,有时候,充满同情的沉默都可以安慰一个孩子。所谓认真倾听,是真的去感受孩子的感受,设身处地的体会对于他来说,他经历了什么。

不要急于给建议,不要急于给建议。不要认为你的任务是去纠正或修复孩子的情绪,尽管这一点知易行难。“娘亲做不到啊!”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跟孩子一起做的,是让他学会自己去面对和处理这种情绪。当我们急于帮助孩子分析、修复情绪的时候,我们给出一大堆建议,也往往会追问一大堆问题,甚至有时候会去批评指责孩子;这个时候孩子很难有机会去清楚地、有建设性地思考。

往往成年人需要做的,是真正关心TA的情绪,认真听TA说, “Hmmm,我明白了”。这些话其实都在帮助孩子去慢慢感受自己的情绪,并且自己想出解决的方法。

给TA的情绪起一个名字,比如,“挫败感”。给孩子的情绪一个名字,是对他们的内心感受的一个认可。而孩子会从你这种认可中得到很大的安慰。

少诉诸理性和逻辑,当孩子大吵大闹想要一些他们不能得到的东西的时候,成年人的做法除了不理他、呵斥他之外,无非也就是跟他讲道理、诉诸理性。但这么做往往适得其反,我们越跟他们讲道理,他们闹得越厉害。这个时候,作者建议我们可以用一种奇异的幻想的方式来对话。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大哭。与其说,下次努力,加油必胜!不如说,我知道这种感觉多不好,这让你很有挫败感对吧?我真希望我有一个魔法棒能让时光倒流。

当孩子看到你能够了解体会他急切的心情,他们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也会变得容易一些。站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这样孩子也就不会把你当作他要面对的问题的一部分。

说到这里,我们夹带着来介绍一下第二本书“全脑儿童”,主要作者Daniel Siegel是来自UCLA的心理学家。这本书从神经学和大脑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孩子的情绪和自控力,把孩子的大脑分为楼上和楼下。楼下的大脑是用来管理孩子的情绪,本能和基本需求的部分。

这部分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顺利工作了,吃喝拉撒,哭笑,害怕,紧张。而楼上,是用来管理理性、思考和意识的。这部分在孩子出生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发展好,会一直到20几岁的时候还在发展。而我们大脑中负责理性思考,同时控制我们冲动的部分就是前额部分的pre-frontal cortex。

换句话说,为什么你越老越不容易冲动了?就是因为你的楼上都装修好了。大脑的这个发展规律,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对孩子先建立起感性上的共鸣,然后才有讲道理的机会。尊重一个孩子情绪,这么做说到底是有神经学的依据的。

骂孩子,请你先脑补10秒这个你生活中多发的梗,然后再用10秒回顾一下你通常的反应。场景2,你下班很累回到家,发现孩子把客厅和房间弄得一团糟,到处堆满了他的衣服,书和各种吃了一半的零食。TA安之若素的坐在那里玩儿手机,对周遭一切视而不见。来,我们看选项,对号入座。

A. 苦情——“咱们家我就是个保姆!” “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

B. 贴标签直接指责——“你太自私了” “你是眼瞎了看不到家里乱么” “懒死你算了”

C. 客气的请求——“你能帮我个忙把这里收拾干净吗?”

D. 讽刺——“我就不明白了,这些东西难道是自己摊的到处都是的吗?”

E. 威胁——“如果让我发现你再这样,……”

F. 命令——“你现在就给我把东西收拾好!”

G. 比较——“你看人家XXX,人家的房间就永远干干净净的!”

H. 预言+警告——“你如果再这么乱七八糟,其他人都不想跟你做朋友了!”

当然,很多时候,你的反应可能是以上几种的排列组合。而以上这些回应方式,第一本书中都明确地指出,不!管!用!即使能管一时之用,长远看来也会越来越不管用。为什么孩子会这么招人烦? 在第一本书中,作者给出解释的时候提到了一个概念——需求的冲突。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需要干净,整洁,秩序;而孩子完全不在乎。

真的,他们这个物种是真的不在乎。他们是真实地看不到各种杂乱无章,眼里压根就没有这个。说白了,我们完全活在平行宇宙里。

这种平行宇宙感其实不仅仅出现在成年人和孩子之间,夫妻之间也是一样。那种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少爷,也是因为需求和感受差异造成的吧。孩子无法体会我们的难受,就像我们无法体会孩子的痛苦,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第一本书给出了几种方法。

描述你看到了什么而不是急于指责,我们自己可以想想看,当别人一上来就指责我们,告诉我们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的时候,你还听的进去他说的话么? 你可以直接描述你看到房间里杂乱的样子,比如,这条湿毛巾在沙发上。提供信息,告诉TA这样做的后果,“湿毛巾把沙发都弄湿了,等下别人就没办法坐了”,而不是“你看你这个倒霉孩子就是不考虑别人……”简单说出问题,指着沙发说出“毛巾”两个字,孩子往往就能意识到问题。

说出你的感受,这也有助于孩子从小开始学习换位思考,发展他们的同理心。“我不想坐在湿的沙发上。一下班看到湿毛巾在沙发上,我觉得很难受。”

在第二本书中,Siegel指出,不良行为是个问题,但它不是性格缺陷。而惩罚制造的问题远远多于它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大脑能够在两种基本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应激模式和吸收模式。

reactivity vs. receptivity,我们跟别人吵架、动手、逃跑的时候,开启的都是应激模式;当大量动用惩罚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长久的应激模式。这些方法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是会让孩子灰心;更重要的是,这个方法不能让孩子从中得到正面的积极的信息。先和孩子达成情感的共鸣是第一步,能够帮助他们从应激模式走向吸收模式;感性上让他们知道你理解他们;然后理性上才能更愿意接受你的信息。

夸孩子,劝完了,骂完了,总算孩子身上还有值得夸赞的地方。靠着夸孩子,能让TA更自信独立吗?这个答案是 yes and no. 关键看你会不会夸。很多时候,家长的夸孩子实际上是在表扬孩子的智力因素。比如,85%的美国人认为应该告诉自己的孩子他们很聪明,这个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然而又一次,事与愿违。这里不得不提到最近颇广为人知的学者Carol Dweck。因为一个研究,她广为中国的教育爱好者知晓。

在10年中,她和研究人员通过纽约的12所学校,找到超过400个11岁左右的学生参与调查。研究人员每次会从教室中带出来一个孩子,给TA单独做一个书面的IQ。这个测试很简单,每个孩子都可以做的不错,得到不错的成绩。然后,剧情变复杂了。

他们告诉其中50%的孩子:你一定在这方面很聪明;而告诉另外一半的孩子:你做这个测试的时候一定很努力。

接着,研究人员给同样的孩子提供了两个选择——选择1: 你可以选一个更难的测试,但是从中你可以学到很多;选择2: 你可以选择跟第一个测试一样容易的。结果呢你猜?聪明组: 大多数人选择了容易的测试,努力组: 90% 选择了更难的题目。划重点:当孩子被表扬聪明的时候,我们实际在告诉他们,聪明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聪明这东西,你或者有,或者没有,靠努力是学不来的。

聪明成为一个负担,让孩子不敢冒险,因为一旦错了就会显得笨。所以应该怎么夸孩子呢?在第三本书中,作者 Jessica Alexander 认为表扬一定要真诚。怎么真诚?作者给出了几条建议。

表扬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天生的特性。表扬具体任务,而不是泛泛浮夸的表扬。example 1:当孩子画了一幅画,与其夸张的表扬TA是未来艺术家好棒好棒,不如去具体评价他的颜色笔触和构图的想法。

example 2:不去评价好坏,而是重视描述你看到了什么:家里的地板很干净,床也铺好了,书都整齐的放在书架上。example 3:描述你的感受:走进这个房间让人心情真愉快!example 4:用一个词来定义孩子的行为:你把房间整理的干净整齐,这就叫做“有条理”,不是只有成功才能得到表扬。不要让孩子觉得,只有当他完美地、顺利地、迅速地完成任务的时候,才会得到表扬。

当孩子失败的时候,要看到他是否为此付出努力。

说在最后,沟通和交流,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成年人跟孩子如此,成年人之间也会如此。我们就仿佛身处于无数的平行宇宙中。但是至少,我们还有语言,而语言是一种选择。Language is a choice. 语言定义了我们看这个世界的方式。通过语言,我们可以改变这些平行宇宙的关系。所以,好好说话,不要放弃这个选择。

UUID: 7767d811-d9ed-42e0-af8a-c30daf23474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8/2018-11-08_一篇概括三本育儿书:教你怎么和孩子说话.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9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