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半岛的彭亨州劳勿地区,森林正被焚烧砍伐,以便种植一种名为“猫山王”的榴莲。这片地区也是马来亚虎的家园,它们在这里至少生活了11万年,而现在的数量已不足300只。我们对榴莲的需求威胁着马来亚虎最后的栖息地。摧毁森林可能将对马来亚虎的生存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上世纪50年代,马来半岛尚有3000只老虎。2003年,马来半岛上生活有约500只老虎。
2004年马来亚虎独立成亚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重新评估其受威胁等级,2008年评定为“濒危”。在2008年的老虎峰会上,马来西亚政府提出雄心勃勃的保护计划:到2020年,马来亚虎数量翻倍。然而,2010-2013年的调查表明,马来亚虎仅存250-340只。成熟的繁殖个体很可能不足200只,而且种群处于下降趋势。2015年,IUCN将马来亚虎的受威胁等级调整为“极危”。
森林丧失是马来亚虎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全球森林变化组织(Global Forest Change)称,2000-2012年,马来西亚是全球森林丧失比例最高的国家,高达14.4%。当然,榴莲并非是唯一的罪魁祸首,马来半岛的大规模森林丧失,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17世纪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到来,将马来半岛早已存在的香料生产和贸易卷入全球资本主义贸易体系。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电气工业及轮胎制造业异军突起,国际市场对橡胶的需求量迅猛增长。新的殖民者英国开始在马来西亚半岛重点发展橡胶业,时至今日,马来西亚依然是主要的橡胶生产国。
在油棕大跃进的同时,马来亚虎从濒危走向极危。本来,榴莲是马来半岛的本土物种,产量也只需满足当地人的消费。
而且,在榴莲的国际贸易体系里,泰国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直至近年“猫山王”爆红——这是马来西亚培育出的第197种榴莲,因为味道浓郁而广受欢迎。它的大规模种植扩张侵犯了马来亚虎最后的栖息地。榴莲虽然很臭,但就像奶酪和泡菜一样,一旦你接受它的味道,就会变得欲罢不能。
近些年来,中国人开始慢慢接受榴莲的口味,不仅鲜食,还制成蛋糕、冰淇淋等等,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庞大的市场,这自然对东南亚榴莲种植产生了巨大推力。而冷冻运输技术的发展又使得榴莲出口成为可能,在过去十年中,中国新鲜榴莲进口贸易平均每年攀升26%,2016年达到11亿美元。
由于人类的消费给物种带来灭顶之灾的状况,榴莲并非第一例。19世纪末,美国妇女流行使用飞禽的羽毛做帽饰。
从1870年到1920年,美国每年不少于500 万只鸟、全世界每年约 2 亿只鸟用于女帽装饰。在世界的另一端,20世纪后半期,人们为了开采制造手机、游戏机必须的金属钽,导致超过全球钽储量80%的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森林和野生动物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刚果低地猩猩。
然而,这两个故事的主角却有着不同的命运——1886年,资源保护主义者格林内尔在担任《森林与河流》杂志主编期间,成立了“奥杜邦协会”,通过撰写有关鸟类的著作和文章、推广鸟类保护日、开展学校教育和公众教育,激起女性保护鸟类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羽毛贸易。可是低地猩猩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尽管有几个电子公司拒绝刚果的出产的钽,但起到的作用却是杯水车薪。
人类任性汲取自然的馈赠,摧毁了地球另一端的缤纷生命而不自知,回到当下,马来亚虎的状况何其相似。它是马来西亚国徽上的护盾兽,象征了马来西亚人民的勇敢与毅力,但是现在,却在经历着可能是最后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