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狼Elang:给宅人的动物行为学入门指南 | 有意思博物馆
翼狼Elang
果壳
2018-11-04
本文根据有意思博物馆演讲剧场——「物种日历专场“神奇生物在这里”」现场演讲整理。《物种日历》自2015年面世以来不间断更新1300天,背后是一大波通天彻地神出鬼没的科普作者。本场演讲特邀七位物种日历作者,为大家分享了超有意思的生物故事。
演讲人翼狼Elang:果壳物种日历作者,灵魂画手,动物园爱好者,动物行为学专精。
演讲人翼狼Elang:《给宅人的动物行为学入门指南》
提到“动物行为学”这几个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野外——所有实验都要去野外完成。很少有人记得,现代动物行为学的祖师爷康拉德·洛伦兹,他一生中有很多实验其实都是在他自己居住的城镇里完成的。所以说,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算是一个宅在城市里的人也可以成为动物行为学家。
根据日历娘的要求,我今天的演讲必须要有“动物”“城市”“灵魂”。所以接下来的几分钟,我会用直击灵魂的画风,带大家做一个动物行为学的实验。
1确定实验对象
既然是做实验的话,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实验对象。既然要在城市开展实验,首先,实验对象必须选择在城市能看到的——所以台下如果有朋友想看蓝鲸的话,建议打消这个念头。除此之外,还有两点非常重要的东西要注意。
其一,你选择的研究对象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比如说,今天我想看我家大桥下游过的那群鸭,结果因为处在深秋的时节,第二天我再去看它们的时候,它们大部分已经飞到南方去越冬去了,甚至有的不幸被做成了烤鸭——好吧,这一天的时间我的实验对象都没有了,那我的实验就没法再往下做了。像这样不稳定的研究对象,我是不建议大家去选的。
其二,建议大家选择一种容易分辨个体的研究对象,这是什么意思?台下可能还有朋友分不清小浣熊和小熊猫,更别说研究家里的小强甲乙丙丁——可能你真的不知道你今天看到的是它的爸爸还是它的妈妈。
所以,要把握前面这三个原则,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很好观察的实验对象:家养的宠物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城市里有动物园的话,也可以去看看动物园里的动物。我们身边还有一种很容易找到、但又很容易被大家忽略掉的动物,就是智人,包括智人幼崽、你的同事、朋友或者是同学。比如我今天可能就会不停地拿卢平老师来举例子。不过,研究智人可能有一定的不方便,这个不方便我们接下来再说。
2定义要观察的行为
确定研究对象之后,我们需要看怎么去做一个研究了。既然是行为,看的无外乎这几样:吃、喝、拉、撒、睡、社交、娱乐、交配——提到动物行为是离不开交配这个话题的,但是如果你想选择智人作为研究对象的话,看这个是会被警察叔叔抓走的。所以我们折中一点,看一下求偶的行为就好了。
不过说到这个,有一个问题。同样一个动作,在不同人眼中看起来它可能会有不同含义。比如,我现在在台上取出一朵花,献给刚才前一位演讲的卢平老师,那么,我这个行为在你们眼中,是求偶还是社交呢?
所以说,在开始做你的行为学实验之前,我们有一步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明确定义你要记在观察记录上的行为。
这里也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们就拿一位没有到现场的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物种日历编辑老猫老师来举例子。我们可以把老猫老师喝可乐的行为定义为喝水,还可以把他吃薯片的行为定义为摄食。大家看到了,这个定义可以是非常主观的,但是在主观之余,还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注意。
第一,定义必须客观。什么叫客观?比如说,我现在把老猫老师喝凉茶的行为定义为喝水,结果实际实验做下来发现老猫老师根本就不喝凉茶,那可能留下“老猫老师十天没喝水”的记录,正常人都会觉得这是有问题的。所以,如果你定义的行为,在实际观察的时候你的实验对象压根不会做,那你的定义就是无效的。
第二种情形,我第一天在记录上把老猫老师喝可乐记录为喝水,第二天它被记录为摄食,第三天它变成了社交,第四天它的记录又变成了娱乐……那这一份实验报告在别人看来,同一行为在不同记录上标注的标签是不一样的,那也会让人产生混乱。
这样的行为定义也是无效的。
所以你定义的行为还需要有可重复性。可重复性的概念就是,当你拿着你的实验报告给另外一个人看的时候,别人根据你定义的行为标准观察你的实验对象,能够看到同样的行为发生,这样子的定义我们才觉得是有效的。
3选择实验方式
确定好行为的定义之后,接下来就可以选择我们的实验方式。提起实验,大家一般认为是要去实验室里倒腾,实验者要去干预一些条件,控制实验的方向。
但是在行为学研究领域里,有种实验比较特别——实验者本身不会参与任何实验条件的设置或干扰,而是以完全旁观或者第三方的角度去看实验对象,这种实验叫做观察实验。
观察实验有两种不同的实验方式,一种叫狗仔式、一种叫埋伏式。
狗仔式就是像狗仔队一样,实验对象走到哪你就跟到哪,全程跟拍24小时无休的那种。好处是可以完整观察到实验对象一举一动。但是坏处也很明显:一来真的很累;二来,如果你的研究对象是智人,你很可能被人当作跟踪狂。
我建议大家选择埋伏式的实验方式,这个的好处是你可以宅在一个地方不用动,没那么累;而且因为你不动,你对你观察对象的行为影响也会比较少。但是也有缺点。比如我现在站在台上演讲,你在观察我,你可以在实验记录上写“翼狼在台上演讲”;转身我回到后台去我跳了一段舞,你坐在这里看不见,在你的实验记录上面就只能写“翼狼离开了我的视线”,就会出现观察对象离开你的视线,你没法记录它的行为这样的状况。
4确定实验时间和周期
确定实验方式之后,我们可以来确定下实验时间和周期。“时间”的意思比较好理解,相当于每天几点到几点上班,上几个小时。“周期”的概念就是一个星期要上几天班,以及打算在工作上做多长时间。
实验时间建议大家要相对固定,因为我们生物都是有节律性的。还是以卢平老师举例,他可能每天的生活节奏是这样的节奏:第一天八点我发现卢平老师在吃早餐;第二天凌晨四点看到他在对月高歌;第三天深夜十一点我又发现他正在肝稿。这种情况下,我能说卢平老师有哪一天的行为是异常的吗?
这其实是不可以的。因为很有可能卢平老师每天四点钟都要对月高歌,那凌晨对月高歌就是他的正常行为。
所以说,如果你的观察时间不一致的话,很难判断他的行为是不是异常的。
观察的周期建议尽可能长。比如还拿卢平老师举例,我观察他,连续看一个月,发现他每天都在四点唱歌;结果有一天他四点不唱歌而在干别的事情——那这一天,我才能说他的行为是异常的。
了解上面这些之后,你就可以自由发挥、自由组合你特别喜欢的研究方式去开展我们行为学的研究了。
5研究来做什么
那么,行为学研究实际上有什么意义?
接下来还是拿我们没有到现场的老猫老师举个例子。如果我观察发现:老猫老师每天要固定上一次大号,结果有一天他蹲了四次马桶。我们发现行为异常后,注意到这个信号,就会去进一步研究,到底是什么东西导致他行为异常呢?
是因为他吃了冰箱里某位老师放了四天的那只鸡腿?还是说他昨天喝了一瓶放了20天的可乐?还是说他只是纯粹因为稿子没写完压力太大?
行为上的变化,其实是动物的环境、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基因发生了变化;在社会性动物里边,也有可能是发展出了特定的种群文化。
行为上的异常实际是动物很多东西发生变化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在那之后我们才能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去探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行为上的变化。
除此以外,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身边的宠物或者人行为上发生变化,那有可能意味着Ta的身体或者心理状况出现了问题,我们关心Ta,发现异常就可以提前介入或者帮Ta做一点事情。
不过,如果要我说的话,研究行为学最重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动物行为学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这点非常是重要的,希望大家记住就可以了。
有意思博物馆是果壳旗下科学活动IP,以流动博物馆方式,呈现各种新奇、有料、好玩的活动。
本文整理自意思博物馆演讲剧场——「物种日历专场“神奇生物在这里”」,首发于物种日历微信公众号。
物种日历微信号:GuokrPAC既有萌点奇怪的“冷知识”也有丰富“走心”的自然科普每天一物种,带你看世界长按二维码,回复“有意思”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