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甜”这件事,不少人有着“错误”的印象,认为食物含糖越多的就越甜,反之,不甜的食物就没有多少糖,可以安心地大快朵颐。有的人也会这么认为,糖就等于白砂糖或者说糖果这类直接能让我们感受到甜味的物质。在营养学中,糖所表示的是碳水化合物,是一大营养素的统称。不同的糖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一般可以简写为Cn(H2O)n(有的糖并不符合此式)。牛奶中发现的乳糖,它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如果要感受甜味,味蕾就需要接受到具有特定结构的甜味分子。这种分子必须具有疏水性结合部位,可以和味蕾上的甜味受体结合在一起。当它们结合的时候,就会产生顺着神经冲动传递的甜味刺激。它们结合得越是紧密,产生的甜味刺激就越是强。能产生甜味刺激的不仅有糖,各种代糖同样可以做到。
为了客观评估每一种物质能够带来的甜味刺激,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比甜度”的概念。假设10%或15%的蔗糖溶液能够带来的甜味刺激为1,其他糖的甜度与之相比较分别得出的数值称之为比甜度。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中,只有一部分可以和味蕾结合产生甜味。而这些能产生甜味的糖中,又有一部分因为和味蕾的联结不够紧密,所以甜度较低。
除了糖的种类之外,影响甜度的第二个因素就是糖的浓度,直接吃蜂蜜肯定是要甜过蜂蜜水。
但是并不是说糖的浓度越高,所能感受到的甜度就越高。我们的味蕾细胞有限,当糖的浓度到达一定量的时候,能够和糖相结合的味蕾细胞全部被使用了,那么即使再进一步的增加糖的分量,舌头也感知不到了。另外,温度也影响甜度。在一定温度下,部分β果糖会转化为α果糖,从而提高甜度。在40℃以下时,温度越低,果糖甜度越高,比甜度最高可以到达1.73。
所以,评估食物的甜味水平的时候,总的含糖量不是最重要的指标。
改变甜的因素有很多,自然界的每一种食物的甜味,都是多种糖共同作用的结果。水果的甜度就主要由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来提供,每一种水果中不同的糖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草莓和甜橙所含有各类糖的比例差异,就造成了比甜度的大不相同。当将食物吃进嘴里的时候,主观上感受到的甜度会受到更多的因素影响。一种食物能创造的味道并不单单有甜味,还伴随着其他的味道,这些味道往往也会影响我们对甜味的判断。
当甜味和其他的基本味同时存在于一种食物上的时候,我们品尝到的甜度会受到影响。在甜味的食物中添加苦味或者酸味的时候,能品尝到的甜味就会减少;而添加少量的咸味的时候,反而会突出原有的甜味。吃冰糖葫芦的时候所感知到的甜度,就会比直接吃冰糖要低很多。我们对一个食物的固有印象,以及吃之前接收到的“甜”与“不甜”的心理暗示,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对甜味的判断。
同样,甜味的多少也不等同于糖类的含量,要小心不甜的“糖陷阱”,避免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