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虎骨犀角入药,对老虎犀牛来说意味着什么?

作者: Ent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8-11-02

本文讨论了虎骨和犀角在中国解禁入药的影响,分析了人工繁殖对保护濒危老虎和犀牛的作用,并探讨了商业养殖的可行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过去十五年里,虎骨和犀角在中国入药一直是违法的。这个禁令在两天前被解除了。新出台的关于虎骨和犀角的规定里,可以在国家中医药局的指导下使用人工繁殖的虎骨和犀角入药。十五年来,合法的中医都在使用豹骨和水牛角作为替代物,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当然,循证医学证据也没有发现它们有安慰剂和基本营养素之外的医疗价值。

但是医学的意义其他人已经说得够多了,让我们说说人工繁殖这件事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管不管用吧。濒危的老虎和犀牛,老虎是1个物种,整体上算作濒危,但它的亚种处境糟糕得多。老虎传统上分成8个亚种,其中3个已经灭绝了,剩下5个里,我们最熟悉的是华南虎和东北虎。华南虎野外多半已经灭绝,东北虎野外也只剩约300头。

犀牛是5个物种,其中黑犀、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都是极危,印度犀是易危,只有白犀是相对安全一些的近危。但亚种情况同样不乐观,特别是白犀的北方亚种,已知的最后一头雄性“苏丹”在今年3月已经死去,只剩两头雌性,令这个亚种功能性灭绝。

国内存在不少东北虎养殖场,但因为过去的禁令,没有商业模式。犀牛在国内没有分布也没有养殖,在南非有几个白犀南方亚种的养殖场,最大一个拥有约1600头白犀,但10年前南非政府就禁止了犀角买卖,所以也没有商业模式。其他濒危动物的商业养殖情况也不乐观。

原则上,如果市场能严格区分养殖来源和野生来源,执法有保障,能够可靠打击盗猎,养殖产量足够多,那么应该能令消费市场饱和,打击盗猎者积极性。但在国内,几个案例都非常糟糕。穿山甲的养殖并不存在,完全成为走私洗白工具。娃娃鱼的盗猎依然广泛存在,野外种群还在持续减少。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并不是静态的,其关系并非一条供求曲线能解决。对于奢侈品而言,如果市场价格提升,那么消费者可能出于炫耀身份的原因而产生更多需求。但反过来,如果法律禁止买卖,社会舆论视消费濒危野生动物为不道德的行为,那么它们在公开场合的标示身份效果就会大为衰减,需求随之下跌。

历史上有依靠彻底禁止来打压市场需求而成功的先例,如藏羚羊;在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下,西方时尚行业抛弃了藏羚羊披肩,克什米尔沙图什产业改用其他来源。藏羚羊的盗猎依然存在,但情况已经大有好转。反过来,依靠合法化满足市场需求在鳄鱼等案例里似乎是成功的,但对于犀牛而言看起来不太可能。

UUID: 680bb177-ee45-4de0-b356-de1d1195315a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8/2018-11-02_解禁虎骨犀角入药,对老虎犀牛来说意味着什么?.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