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有一种茶汤,吃的时候要由专门的大茶壶倒水冲泡,而冲出来的茶汤却能倒置不洒。究竟是什么茶汤这么神奇呢?
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逛庙会,庙会上不仅有各种游艺项目可以玩,更有各种各样奇特的好吃的。
比如你能看到这样的一种摊:摆着几个特别大的碗,碗里装着棕色的粉末,有人买的时候,摊主就会用一个小碗盛几勺粉末,然后用一个特别大的铜水壶往碗里倒水,那锃光瓦亮的大铜壶上,壶嘴和壶把各是一条龙,龙嘴前边还有一对红色的绒球,随着倒的时候壶嘴由近而远地晃动,那对绒球也在晃动,甚是好看。这,就是茶汤摊。
茶汤是老北京的传统小吃,茶汤冲出来是杏黄色的面糊,味道甜润香醇,质地棉稠细腻,如果将碗翻扣过来,面糊甚至不会洒出来,在冬日的寒风里冒着腾腾热气,香甜可口,简直是无上的美味。
在老年间,卖茶汤的有两种,一种是走街串巷挑担叫卖的,还有一种是摆摊的。挑担叫卖的一般会在午后串胡同,挑着一个挑子,前边一个大铜壶,后边是茶汤料和小碗等家伙什;另外一种摆茶汤摊的,有在比较热闹的街上摆摊的,也有在庙会里摆的。
但不管什么形式,一定不能少的是那个大铜壶。这个壶,是卖茶汤的唯一标志,很特殊。由于冲茶汤必须用滚烫的开水,所以那种坐在火上的水壶和保温壶就都不顶用。于是人们想到一种办法,直接在壶肚子里做一个独立的空间,用于装炭烧水,这样就能保证水一直开着了。
茶汤是用糜子面加红糖一起炒熟,用开水冲制而成的,茶汤水平的高低,一个在选料制作、还有一个就是冲制时候的手法,这两样里能看出一家茶汤的“功夫”。首先选料。
做茶汤的糜子面要用新面,并且要细,还没有杂质,这样的面做出来的茶汤口感更细腻香甜;炒制的时候火候要得当,不能火大炒焦了,也不能火小没炒熟,放红糖的量要适中,不能太甜,这样会把糜子面原有的香味抢走。其次是冲茶汤。这个看似容易,实际上需要真功夫。冲茶汤的壶一般都很重,紫铜打造的大铜壶,再加上里边的碳和水,最少都有五六十斤重,操控难度可想而知。
类似茶汤的吃食还有油茶(也叫油炒面)和杏仁茶,而这三样也是现在茶汤摊上的“主力”。油茶也叫油炒面,制作方式和茶汤差不多,不过把糜子面换成了白面(小麦),炒油茶的时候,一般会往锅里放牛(或者羊)的骨髓油,这也是油茶这个名称的来历。茶汤和油茶,都有升级版本,就是所谓“八宝”,其实主要原料没有变化,就是在其中添加了山楂条、青红丝、葡萄干、核桃仁、瓜子仁等一些各种果料,增加其口味。
茶汤摊的杏仁茶和又被称为“杏仁酪”的杏仁茶,并不是一码事。茶汤摊的杏仁茶,是在江米粉中加入糖和杏仁磨成的粉,吃的时候也和茶汤一样,用大铜壶里的热水冲熟,再加上青红丝、山楂条、核桃仁、瓜子仁等,而杏仁酪是将甜杏仁浸泡、去皮、研磨、煮熟后饮用。
现在如果想品尝茶汤,春节各大庙会一般都会有茶汤摊。如果性急等不到庙会就想尝尝,位于崇文区磁器口十字路口西南角的“锦芳小吃店”也有茶汤卖。除了去店里买做好的,还可以到三禾稻香村的门店或者超市里,买袋装的油茶(油炒面)和杏仁霜,回家自己冲着喝。冲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个是最好要用刚开的水,冲出来的油茶口感更好;另一个是水不要一次放太多,否则容易冲稀了,也影响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