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国脱离“欧盟”再次引发人们瞩目。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当地时间6月26日批准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的“脱欧法案”,将正式允许英国脱离欧盟。有趣的是,16世纪的英国也发生了一场教会脱离“罗马教廷”的改革运动,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序曲。当时,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等新教派脱离天主教,成为继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高潮之后,又一次重大的思想革命。
倘若说文艺复兴彻底撼动了欧洲封建君权的统治基石,那么宗教改革无疑震撼了神权统治基础。正值英国君权日益加强之际,在国王亨利八世的力推下,各方势力倚靠王权,通过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实现了与罗马教廷的彻底决裂,壮大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英国国教,揭开英国宗教改革的帷幕。
英国的宗教改革,最早还要追溯至德意志人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出生于15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曼斯费尔德(今德国境内),是一名地道的德意志人。马丁·路德的父母本是勤俭的农民,父亲为了生计,在小镇上成为一名矿工。在父亲的资助下,马丁·路德当起了一名小矿主,并成为一名城市议员。马丁·路德的父亲十分重视对他的教育,不仅供他读书,还让他去一所有名的大学学习法律。马丁·路德却志不在此,他放弃了学习法律的念头,转而进入修道院当修士,并顺利完成了神学博士学位。
此后,教会安排马丁·路德到威登堡担任传教工作。
1517年,一场因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引发的争论,在欧洲大陆蔓延开来。赎罪券又名“赦罪符”,本是教廷为基督教徒豁免赋税或债务的一种凭证。早在1313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就开始兜售赎罪券。后来,继任的利奥十世竟将赎罪券作为一种敛财的方式,引起了教徒的普遍不满。教皇宣称,只要教徒购买这种赎罪券,所有的罪罚即可彻底豁免。正如教廷所宣扬的,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就可以使购买者的灵魂从地狱升入天堂。
正直、刚毅的马丁·路德对腐朽教廷的种种劣迹深恶痛绝。1517年万圣节前夕,马丁·路德写成了《九十五条论纲》,明确反对售卖赎罪券。马丁·路德的言论,引发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强烈震动。马丁·路德向教众宣扬,告解圣事由心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教会的“功库”只能归于上帝,并由基督施行救赎,获取恩典与福音,即“因信称义”。
在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等人的大力推动下,16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宗教改革运动。原由罗马教廷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以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英国国教)等为代表的新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成为与天主教、东正教分庭抗礼的基督教三大派之一。新教倡导信徒可与上帝直接联通,不需神父作中介,主张教会制度的多样化,反对强求一律。
安立甘宗,又名英国国教、圣公会等,主张《三十九条信纲》与中庸之道,最早可追溯至3世纪的罗马帝国时期。安立甘宗因纪念英国第一位殉道者而得名,凯尔特人则被认为是该教派先驱。6世纪末,英国第一位坎特伯雷大主教——圣奥古斯丁,推动了安立甘宗的发展。在宗教改革前,安立甘宗是依附于罗马教廷的小教派,其影响面与波及面十分有限。
进入16世纪,随着欧洲宗教改革如火如荼,英格兰新贵族与资产阶级都冀望能够加强王权、削弱教会,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而推动这一行动的关键人物就是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是都铎王朝的第二任国王,于1509年即位,是一位强势君主。他上任伊始,就联合西班牙反对法国强权。为了加强专制王权,扩大国库财源,亨利八世以教皇不准他与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离婚为由,在英国本土掀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
1533年,亨利八世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岁贡。1534年,在亨利八世的力推下,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明确国王才是英国教会唯一至高无上的首脑,并拥有纠正错误、镇压异端,以及处理教会事务等一切权力。国王可以自行任命教会的各种教职、决定教义,并由国王来审判有罪的教徒,不承认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力,从而将英国教会牢牢置于王权控制之下。
英国国教的改革,看似是一场宗教改革运动,实质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加强王权、削弱教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正因如此,改革的重心在于摆脱罗马教廷的掌控,对天主教所奉行的教义与教规并没有从根本上予以触动,反而具有很强的保守性。亨利八世希望将教会牢牢掌控在国王手中,掌控其改革进程,而真正拥护改革的新教势力派和人文主义者则力量弱小,影响力也极为有限。
改革进程中,旧贵族和新兴的士绅阶级与国王的利益相一致,而国内的教会则受制于王权,屈服于亨利八世的行政命令。亨利八世也不必抛弃原有的宗教信义,只需改造教义中不利于王权的部分。此外,苏格兰地区保守势力根深蒂固,受天主教影响很深,基于政治稳定的考虑,使得亨利八世在改革中处处小心翼翼。尽管如此,整个亨利八世时期,除了5名意大利籍的主教由教皇举荐外,其他主教都由国王按照自己意愿,从世俗领域内挑选。
对于国内的教士而言,反抗国王的权威无疑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除了政治权力的争夺外,宗教改革还存在其他诱因。从经济上看,英国教会占有约全国五分之一的土地,并有权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和其他捐税。庞大的财政收入,使王室垂涎已久。从权力结构看,英国教会不论是宫廷会议还是议会上院,教廷仰赖高级教士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在司法与文化领域无孔不入。然而,教会法庭长期受罗马教廷庇佑,教士犯罪则拒绝接受世俗法庭审判,教会的治外法权已引起了英国社会的普遍不满。
在王权日益强化之际,教廷的屡屡干涉已成为亨利八世巩固统治的最大障碍,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显著加深,并由一场离婚案而日趋白热化。亨利八世因王后凯瑟琳无子,欲另取新欢安妮·博林,但教竟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言听计从,拒绝批准离婚案。在亨利八世看来,倘若将来由自己的女儿来接替皇位是都铎王朝所未有的,很可能会引发内战。
更何况,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来干涉英国皇位继承问题,这是对亨利八世莫大的羞辱,令举国臣民不堪忍受。亨利八世遂下定决心,断然拒绝与教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