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我的耳朵里怎么老有嗡嗡声丨过日子

作者: 华佗3分钟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8-09-27

耳鸣是听力损害的早期征兆,可能由噪音、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和心理因素、疾病和药物引起。虽然医学上还不能彻底治愈耳鸣,但可以通过远离噪音、预防耳道疾病、转移注意力、保持心情愉快和接受耳鸣等方法来控制和缓解。

想象一下,当你刚想集中注意力读一篇文章时,耳边突然有只“苍蝇”在嗡嗡叫;或者当你晚上躺在床上想安静入睡时,耳边却发出吱吱的声音。这种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下耳内产生的异常声音就是耳鸣。毫无疑问,耳鸣是让人厌烦的。你可能认为耳鸣是老年人的专利,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出现耳鸣了。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约有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耳鸣。

巴西一项调查发现,11-17岁的青年中,超过一半(54.7%)的人有过耳鸣的经历。耳鸣是听力损害的早期征兆,需要重视起来。耳蜗毛细胞帮助你听见声音。如果把耳朵想象成大海,位于内耳(耳蜗)的毛细胞就如同海水中的水草。就像海浪传过来,水草会跟着海浪运动一样,当声波传过来的时候,毛细胞也会随着声波反复伸展和收缩,最终通过连接在它身后的神经把声波的信号传递到大脑中。耳蜗毛细胞受损会导致耳鸣。

人耳蜗的结构是很脆弱的,当声波过大的时候,耳蜗毛细胞会出现暂时性或者永久性的损伤,于是就可能出现耳鸣。以下这些原因可能会引起耳鸣:噪音、不良生活方式带来的噪音、精神和心理因素、疾病和药物。耳鸣容易让人疲劳、焦虑、抑郁,还会影响记忆力和注意力,造成精神和情感上的痛苦。严重的耳鸣还会损伤听力,同时让大脑不停工作、得不到休息。目前医学上还不能彻底治愈耳鸣,不过有一些办法可以帮助你控制和缓解耳鸣。

远离噪音,尤其是年轻人,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预防耳道疾病,注意预防中耳炎的发生,比如游泳时记得带上耳塞防止内耳进水。控制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少喝酒喝咖啡,避免血管过度扩张带来的耳鸣。转移注意力,利用白噪音可以转移注意力,减少耳鸣给自己情绪带来扰动。让自己快乐起来,精神因素可以诱发耳鸣,所以抑郁症或焦虑症会继发耳鸣。

接受耳鸣,别和它作对,正念等心理学疗法可以帮助减少耳鸣带来的困扰,其核心是教会人们怎样接受耳鸣,而不是与耳鸣作对。

UUID: ab7eea7c-e413-4ef1-87c8-7ac6a5dfedfb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8/2018-09-27_救命!我的耳朵里怎么老有嗡嗡声丨过日子.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