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恐怖故事:嫦娥竟然是蛤蟆精?

作者: 齐硕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8-09-24

本文探讨了中秋节与蟾蜍的渊源,特别是关于嫦娥奔月后化身为蟾蜍的传说,并介绍了中华蟾蜍的分布、特征及其毒液的用途和危险性。

中秋恐怖故事:嫦娥竟然是蛤蟆精?

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清光不向此中见,白发争教何处生。闲地占将真可惜,幽窗分得始为明。殷勤好长来年桂,莫遣平人道不平。唐·许昼《中秋月》

以蟾代月是古文中常见的借代手法,如蟾月、蟾宫、蟾阙、蟾光等。不过说起来,民间但凡与蟾蜍扯上关系的俗语大多不是什么好词,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癞蛤蟆趴脚面——不咬人,膈应人”“癞蛤蟆垫床脚——死撑活挨”等。

既然如此不受待见,无暇的美月又是如何与这癞疙瘩扯上关系的呢?在回顾相关的历史前,我们先来认识下今天的主角——中华蟾蜍。

中华蟾蜍是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蟾蜍,除新疆、海南、台湾、香港、澳门以外各省区均有分布,国外见于俄罗斯和朝鲜半岛。它曾是欧洲的大蟾蜍(Bufo bufo)种下一个亚种,以“中华大蟾蜍”(B. b. gargarizans)之名出现在早期文献中,后因分类地位重新提升为种级,对应的中文名也做出了相应调整——不过中间少了个“大”字,有些叫顺嘴的朋友反而不太习惯。

中华蟾蜍地理分布跨度较大,随着地势由东向西逐渐走高,不同海拔梯度的不同居群在体型、体色上会出现明显差异。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个体普遍较大,通常体长10厘米以上,体色多呈土黄色,腹面散有不规则黑斑。而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居群过去曾是一个独立种,定名为西藏蟾蜍(B. tibetanus),它们长得又小又黑,背上还有一条明显的浅色纵纹。

但经序列比对,西藏蟾蜍并不是一个有效种,而是适应了高原生活的特殊表型,如今被作为中华蟾蜍的次定同物异名。

民间将蟾蜍列为“五毒”之一,其毒液来源于耳后长椭圆形的耳后腺和散布周身的浆液腺,正是这些毒腺的存在,才让蟾蜍看起来疙疙瘩瘩的。虽然在颜值上吃了亏,但在蟾蜍的世界好脸蛋不能当饭吃不是?耳后腺是蟾蜍身上最大的毒腺,当遭遇敌害时,乳白色的毒液会由皮下渗出。毒液经收集烘干的制品被称为“蟾酥”,其有效成分是一类复杂的甾族化合物,统称为蟾蜍二烯内酯,经分离纯化后在临床上主要作为强心剂使用。

然而自然界也有“一物降一物”的法则,蟾蜍不能自恃有毒液而高枕无忧。例如俗称为“野鸡脖子”的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它们多栖息于湿地沼泽,喜欢的食物正是蟾蜍及其他无尾两栖类。虎斑颈槽蛇生有两排细密的上颌齿,其中有两枚扁平且锋利的“大牙”,专门用于戳破蟾蜍及蛙的肺脏。被顶了肺的蟾蜍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那样软塌下来。

虎斑颈槽蛇与蟾蜍存在漫长的协同演化史,前者早已免疫了蟾蜍的毒液。

中秋节源起中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最初由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至于“中秋”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中的“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不过,直到北宋才正式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蟾蜍与月的渊源比中秋的起源更加久远,且与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有关。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所著的天文学名篇《灵宪》就对嫦娥奔月有如下记载: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对于古人为何会把蟾蜍和月亮联系起来,《灵宪》中也有提及:“月者,阴精,积而成兽,像蛤兔焉。”成书于同一时期的《诗推度灾》解释更加明确:“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蜍体就,穴鼻始萌。”由此可见,以蟾代月应当是古人对阴晴圆缺的月影加以丰富想象得来的。

UUID: 674d18f2-e7ad-4f3e-9199-444e96c0d25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8年/2018-09-24_中秋恐怖故事:嫦娥竟然是蛤蟆精?.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