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调查手记:谁开始了一切,又将它们弃之不顾

作者: 猛犸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8-09-23

本文记录了在银河系猎户臂偏远的一颗蓝色行星上的探索经历,探讨了动植物的生存与思考,以及对生命起源和物种演化的观察与思考。

在银河系猎户臂偏远的那颗小小的蓝色行星上,动植物们,都是如何思考、如何生存的?搭配《物种日历》今日物种,周末午夜,带你一同巡游。

最近探索的心思淡了许多。在直观地意识到所有一切终将消失之后,探索似乎也变得没什么意义了。我分辨不出来这到底算是某种观念升级,还是职业倦怠的伪装。以前在训练时曾经听说过这种状况。教官曾经告诉我们,孤身探索的时候,会碰到许多诱惑,也会有许多失落。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这两类。这两类粗看起来都一样,会让你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让你觉得还是干脆放弃了比较好。

不过幸好还是有办法分辨的:不以探索为目的,在目标星球上给自己放个假,看看是否会再次燃起工作的冲动。若是工作的冲动还存在,那么就说明只是职业倦怠而已。若是在连续较长一段时间内连工作冲动都没有了,那么就应该回到飞行器上去。飞行器知道该怎么办。至于飞行器到底会怎么办,教官没有说过。我想可能会被强制注入镇定剂,然后送进冷藏室,送回母星吧。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不过我还是打算先给自己放个假,看看效果再说。要是放假没有什么作用,我会回到飞行器里,亲手给自己注射镇定剂的。

最近我在海边度假,偶尔和海里的鱼类贝类聊天。这些完全不会涉及到工作,就只是交换一下对生活和生命的看法而已。在海边看日落日出,总有种混杂了秩序和混沌的奇妙感觉。这种感觉很有趣。在那个消失物种留下的遗迹里,能看到的大都是秩序感,直线和规整的形状无处不在。而在野外在自然环境中,却很少有明晰的秩序。虽然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些复杂的对称、循环或者相似的部分,但是缺少直观的秩序。

而在海边,遥远的天水一线以距离抹平了混沌,只剩下整齐的秩序。看着太阳慢慢从海上一跃而出的瞬间,总会产生些满足感。这可能是生物共通的情绪吧。毕竟对于每个有生命的行星来说,自己的恒星就意味着生命的开端。

好消息。我发现自己只是有点累了。工作的冲动依然会涌起,虽然不那么强烈,但是依然存在。最近我在海边做些观察。从岩石到沙子再到更细小的东西。以前我有点过于看重和生物的直接交流,而很少独自观察,特别是观察那些司空见惯的东西。

我想我可以补上这一环了。无论是什么东西,无论是形状、结构、纹理、成分,都有值得探索的地方。即使是海边的细沙,也有着让我目眩的颜色和形状。即使是一滴海水里,也有着对于探险家来说堪称无尽的宝藏。

发现了一系列有趣的物种。本来我以为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做了些调查,才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远大于不同。这类生物太过简单了,以至于没有意识,不能和我直接交流。它们的数量极大,在什么地方都能找到——我甚至在海洋上空很高的空气中也找到了它们的存在。这类生物都有着硬壳,壳上整整齐齐布满了细致的小孔。即使是手艺高超的工匠,怕是也难以雕刻出它们的外壳。

它们就安安静静地接受着阳光,从周围环境里摄取养分,然后分裂。我记录下了一次分裂的过程:它的外壳从中间打开了,然后又慢慢长出了一块外壳。两块外壳像是小盒子一样紧紧扣在一起。我还注意到,它们的两块外壳不像贝壳之类生物是一样大的,而是一块稍微小那么一点,而另一块则刚好大上一圈。这样两块外壳就能扣紧在一起。这种造型让我想起在遗迹中曾经发现过的铁盒子。

不过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当它们分裂的时候,两个细胞各分到了一块外壳,其中一个大一点,另一个小一点。然后它们新产生的外壳,都会比原有外壳再小一圈。要是这种分裂过程持续下去的话,它们的体型会不断变小——我在海底找到了许多这种生物的遗骸,的确是有大有小。

当体型变小到一定程度时,它们的外壳里必然会无法存放生命所需的一切。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我很好奇。

我收集了许多类型的这种生物,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外壳材质和海滩上沙子的材质相同。这和我见过的其他生物都不大一样。因为这种外壳不容易分解,所以它们的遗骸遍布各地,简直构成了这个世界相当大的一部分。我做了些调查才发现,它们的数量、它们遗骸的数量,远超出我最乐观的估计。

不过很快我就理解了。我们发现的大多数生态圈,都是下粗上细的圆锥结构,而且看起来往往很扁。在这个圆锥底层的生物,数量必须非常多,才能供生态圈上层的生物存活。甚至在星球诞生生命的大部分时期中,只有这类初级生物存活。它们结构简单,需求不多,唯一的目标就是不断繁衍下去,产生越来越多的后代。

之后的一切会自然发生。会有变异,会出现以这种初级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生物之间出现了最原始的食物链,带来了竞争压力。于是食物链开始向两端延伸,速度越来越快。猝不及防间,各种各样的生物蜂拥而出,各展其长,赌上了整个物种的命运。大部分物种终将灭亡,而剩下的那些也变得远远不像是老祖宗的模样,最终成为了新的物种。

还有各种各样的意外。星球从来不是稳定的,宇宙也不是个温和的地方。在各种机缘巧合下,蓝星最终变成了我今天所看到的样子。而一切的开始,只是结构简单、没有意识的微小生物。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尽可能繁衍后代。

剩下的,就都交给那些繁衍中发生的微小错误,以及时间来决定了。

这漫长的历史,像是个残酷的游戏。偏偏却连游戏的设计者都没有,想找谁埋怨都找不到。毕竟这个游戏只需要一个极简单的开头,一系列偶然事件,以及漫长的时间。最后的结果也只是少数物种的存活。至于那些曾经出现过、活跃过、最终黯然离场的物种,只是以失败者一词概括而过。

没有谁会去探究他们曾如何生活,想过什么做过什么。他们是否也曾欢笑、哭泣、愤怒、热爱,是否曾高歌、舞蹈、搏斗、亲吻,是否曾思念、奋斗、痛苦、期望。没有谁在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我觉得我又要职业倦怠了。

更多故事回复“蓝星调查手记”,解锁本系列已有篇章;回复“猛犸的故事”,还有更多叶猛犸老师的作品温暖你。

UUID: 1c6356fd-6c4b-4847-92eb-2d948968810b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8年/2018-09-23_蓝星调查手记:谁开始了一切,又将它们弃之不顾.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