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诗外,诗在地球外

作者: 信浮沉

来源: 博物

发布日期: 2018-09-17

本文讨论了声音在宇宙中的传播问题,引用了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亲身经历,并介绍了科学家对此现象的研究。文章还提到了人类尝试与宇宙分享声音的努力,包括历史上的卫星音乐播放和现代的“微信太空诗人”项目。

我们在小时候就听老师说,声音必须在一定的介质里传播,宇宙是真空环境,所以没声儿。所谓实践出真知,毕竟我们都没有上过太空,不能反驳老师。我们没上去过,可有人上去过!航天英雄杨利伟在成功返地之后说:我在太空里听见声儿了!杨利伟形容,自己在太空舱里听到的是类似木锤子敲铁桶的“咚咚”声,时有时无。而且,“神六”、“神七”和“阿波罗号”的宇航员也反映有类似声音。科学家们立刻展开了研究。

最后,月宫一号的设计师刘红给出了一个可能性较大的答案:舱体内壁材料在舱内压力变化时发生微小变形所产生的声音。也就是说,是太空舱自己较劲产生的噪音,不是宇宙声音。

那宇宙里确实没有声音咯?不是。因为宇宙并不是真的真空,只是粒子过于稀疏,我们把它看作近似真空。平均来说,宇宙中每平方厘米中的质子只有个位数,这比地球上稀疏20几个数量级。我们知道,粒子在一定作用力下产生振动并传播,就是一种“声音”,只不过这种“声音”可大可小。宇宙中有各种电场和磁场,粒子在这些场的作用下被扔来扔去,产生电磁波。如果我们的鼓膜能有一个地球那么大,我们也许就能感知这种声音。

事实上,科学家们一直在采集宇宙中的声音。NASA多年来采集了很多不同来源的“宇宙声音”,科学家们把这些声音大幅放大,进入人耳的频率范围,我们就能变相的感知这种声音了。我们也一直想办法和宇宙分享我们的声音。1970年,我国的东方红1号卫星就携带了一台发射器,不断地向太空中播放陕北名曲《东方红》,当然,这个发射功率是极小的,不经放大我们也听不见。不光我们,全世界都一直努力的做这件事。

巴赫、贝多芬、莫扎特、古琴曲《流水》、日本尺八……目前已经有至少几十种人类声音通过不同的介质被送上太空,等待我们的外星朋友们欣赏。

今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与微信,“为你读诗”团队联手,发起“微信太空诗人”项目,面向全球征集“时代的声音”。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让自己的声音随着长征四号系列火箭一起升入太空,来一次浪漫的时空之旅。这些声音将被放入一台名曰“智能处理单元”的设备中,以数字形式上天。

这个单元将负责在轨能源获取、存储、管理,星务处理、测控通信、主被动热控、载荷多功能测量、在轨操作等一系列复杂任务。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这些读诗的录音都将在太空中绕行。虽然大概率这些诗不会被外星生物听到,但是想到在几万公里之外还有个自己的声音在飘着,也是有点令人炸毛的浪漫感。如果感兴趣,长按识别小程序码,或者微信搜一搜“我微信你”,进入“微信太空诗人”小程序,录个音,就一切搞定啦。

录音成功后,选择“订阅升空提醒”,在火箭正式升空当天,可通过小程序,参与见证你的声音被录入火箭并升空的时刻。录完可以分享给小伙伴们。对了,我录音好几回才成功,先教你们几个小tips:1. 录音风格:避免舞台腔,建议像与知心好友面对面交谈,有对话感。2. 录音环境:选择相对安静环境、大声、清晰、字正腔圆、用标准普通话完整朗读(能大大提升成功率)。

3. 录音提醒:距离手机话筒15公分,不要正对话筒,防止喷麦(建议斜侧);按住录音键2s后再开始录制,所有文字录音结束后2s左右再停止录音;只读诗歌正文,别读题目和作者(不然识别不了)。在这次的「微信太空诗人」活动中,除了每个微信用户都可以参与,不少名人也会参加,既有娱乐圈的李宇春、汤唯和 TFboys,也有文化圈的余光中和席慕蓉。不说了,我先去录我的《张宗昌诗集》了。

UUID: 40b10db6-29ef-4273-9705-02ca7c31e16b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8年/2018-09-17_功夫在诗外,诗在地球外.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