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橡皮、尺子这些文具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学生生涯,就算中性笔成了写字的主力,你也逃不过要作图的时候。你很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包裹着橡皮的外壳不翼而飞,过不了多久,塑料尺子和橡皮就会抱在一起,很难拆散。即使用力拆散了,尺子上也会留下一些难看的疤痕。即便是夏天,室内的温度也很难让尺子或者橡皮融化,到底是谁粘住了我们的文具呢?
首先,我们来对于这一系列案件进行分析:这些案件的受害人通常为塑料尺子,案件发生的时间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但是往往暑假期间更容易发生。在把他们拆开后,尺子上会留下疤,橡皮会有不同程度的变硬变脆的情况。既然“案件”发生的结果是他们紧紧的结合在一起,我们就把目光投向能够使物体连接在一起的力量一一进行分析。常见的使物体粘合的力量包括:机械互锁、静电吸附、磁力作用、大气压、化学键产生以及扩散原理。
首先,来看看机械互锁。这个作用非常常见,连接的两个物体依靠几何结构的关系进行结合,主要表现为建筑学、木工中的榫卯结构以及衣服上的拉链。当然,我们的尺子和橡皮都是平面,没可能形成这样的几何构造。如果单看“粘一起”这个现象,似乎也有可能是静电或者大气压的作用。不过,这两种作用可不会让尺子与橡皮在分开后留疤。至于磁性作用就更不可能了,它们可不会粘到铅笔盒上去。
被拆散了还要毁灭现场的,就只有化学键的产生和扩散作用了。这两个作用一种是化学反应,一种是物理变化,要辨别出谁才是“真凶”,就要从“橡皮到底是什么”来说起。现代最为常见的橡皮是是合成橡胶,主要成分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这两种材料的本质也是塑料,说起来还是尺子的亲戚。同为稳定的大分子,它们之间无论是物理扩散还是化学反应都不那么容易发生。问题出在其他成分上。
同为塑料,橡皮质地柔软,和尺子等其他塑料制品大有不同,因为它并不是“纯洁”的塑料。为了防止橡皮太硬损坏纸张,其中往往添加了植物油、塑化剂,它们与各种塑料都能融合在一起。橡皮和尺子长时间接触时,这些分子会扩散到尺子中,无需化学反应,也能让尺子面目全非。虽然固体分子比气体、液体中的分子安静得多,但是固体中的分子热运动依旧是存在的,尺子、橡皮中当然也存在着这样的运动。
这也是为什么“案件”的发生主要都在夏天的原因,毕竟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至于怎么保护本案的“受害者”尺子和橡皮呢?当然是不要让它们长时间贴在一起。最好别把包橡皮的纸壳或塑料皮弄丢,如果实在不放心,索性换一根铁尺子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