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每一个人的低碳举动都可以在支x宝里被量化成具体的“能量”克数。每天定好早上6点59的闹钟,点进app收一波好友们的“绿色能量”,朝着能在阿拉善盟种下一棵棵新绿的目标而奋战。为了让自己的植树排名再高一点,有的结账要分成好几笔,有的就算是塑料友情还要合力种树浇水,还有的每天睡觉前还在大力甩手机,步数增长的同时肱二头肌也锻炼了。
不过更专业的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由专属“KPI”来考核。其中对于温室气体排放来说,一个产品或者一项服务在全生命周期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都有迹可循,这被称为“碳足迹”。比如一台自重仅为174g的64G iPhone X,在其一生的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却要产生79 kg CO2e(二氧化碳当量)的碳足迹,足足是手机重量的454倍。
有了KPI,各国在考核碳排放的道路上可谓越走越远。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再到《巴黎协定》,碳排放量不仅被牢牢把控,“碳”甚至成为了可以买卖的商品。想排放?可以,但是得掏钱。比如在北京,想多排放一吨碳,大约需要交70块钱,而成交总量最高的是湖北,共排放5522.6万吨,交易额达到104009万元。
碳排放成本如此之高,即使是壕,看着每年超额排放的罚金和购买排放额度的费用,也确实心疼。一味靠钱来摆平自己的超额碳排放并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减排也讲究“疏而不堵”,开发清洁能源、进行能源创新,从根本改善碳排放水平才是正道。
人们往往说不花钱就是赚钱,同理,少维修其实就是减排。即使是风能这样的清洁能源,如果缺少优质的润滑,机器磨损起来宛如迎风烧钱。
能源创新其实已经到来。试想,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的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铺满了沥青,如果采用普通沥青而并不能耐受海上的高温与高盐,那么在埋下沥青的同时可能就为后续无限次的维护埋下了伏笔。
对于广大老司机来说,“油改气”也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汇,这是因为人们早就发现,同为化石燃料的液化天然气(LNG)比汽油、柴油等的碳足迹低很多。
不过即使自家的汽车并不是喝液化天然气长大的,也不必觉得自己和清洁能源无关。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壳牌能源体验馆,你可以看到加油站是如何披上一层“铠甲”而变得环保。同时,你还可以以第一视角体验风力发电如何更加动力澎湃、沥青是如何清洁空气,以及工厂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持续运作的。快来感受“壳”动未来(#makethefuture)的能源科技,以及壳牌在能源创新领域带来的巨大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