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则消息让吃货们心有余悸:湖北食药监局公布,包括卫龙在内的多个品牌的辣条在抽检过程中,都发现了违禁使用的两种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山梨酸钾和脱氢乙酸。虽然事后证明,这其实只是地域间食品标准不一所致,并非严重的安全事件,但“食品添加剂”这几个字还是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在我们的生活中,食品添加剂的出现非常频繁。不管是薯片、酸奶还是饼干、饮料,每当你吃下了某一种加工食品,十有八九你也同时吃进去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而同样频繁出现的,还有各种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报道。很多人认为,食品添加剂是有害的,是包装食品加工过程中商业化的产物,是商家为了赚钱的工具,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不会有什么益处,我们最好追求“无任何添加”的天然食物。
在两种情况下,食品添加剂确实是有害的:商家的非法添加和过量使用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之前听说过的苏丹红烤鸡、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都属于这种情况,这些事件往往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然而,还有另一种情况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如果人们长期、大量摄入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时,即使这些添加剂合乎国家食用标准,也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比如,由英国儿科过敏症专家Jim Stevenson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喝含有色素和苯甲酸钠的果汁等软包装饮料,可能会让孩子们过于活跃、学习能力下降,甚至表现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症状。
然而,同样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无添加食物”并不等同于“安全食物”。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一员,防腐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障食品安全。在防腐剂出现以前,一些食物本身的天然成分,就能起到防腐的作用——比如蜂蜜(高糖)、盐渍食品(高盐)等,但大多数食物都很难做到长期保存,从生产到食用,间隔时间一长,各种细菌、真菌就会趁机而入,污染食物,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在食品工业化普及之后,很多食品需要较长的保质期。
从厂家用原料生产,经过各级经销商运到零售商(比如超市)进行销售,到我们作为消费者,把这些食物购买回家,开始使用,最终到我们把食物吃完,这一系列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要想保证这个过程中食品的质量,我们就需要一些防腐剂和抗氧化剂。举个例子,我们每天都要吃的玉米油,橄榄油,花生油等,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但这些营养成分也非常容易变质和氧化,一旦变质,就会对身体有害。
所以,厂家在制造的过程中会适量添加抗氧化剂、防腐剂,防止那些原本有利于身体的营养腐败变质。食品添加剂其实有大用途。除了稳定食物中的各种成分,保证食物不会变质,食品添加剂还能作为食品加工的辅料,帮助厂家用相对高效的方法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乳化剂既可以调节食物的黏度,还可以延缓淀粉的老化,让面包、蛋糕保持松软。而另外一些食品添加剂,甚至是对身体有益的——营养强化剂就是其中代表中的代表。
它们强化食物中的营养构成,改善整个人群的营养状况,比如:美国的橙汁中普遍添加钙;中国的食用盐里需要额外添加碘;婴儿辅食米粉中的强化铁可以补充婴儿六个月时普遍出现的缺铁情况等等。食品添加剂不论是在种类上、还是在剂量上的调整,都可能通过食物对消费者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会重视食品添加剂的规范使用,而且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
世界各国使用的添加剂都有着相应的规范,我国也在2017年发布了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的科学共识。有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牟取暴利,无视法律法规,滥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化学品,才会导致食品安全事件发生。而我们作为消费者,只要购买在国家严密监管下的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合理适量食用,均衡饮食结构,就可以放心地享受各种丰富的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