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元买篇论文,自主招生谁在“走门道”?

作者: 袁汝婷、张浩然、李亚楠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发布日期: 2018-09-06

自主招生过程中,一些个人和机构通过代写论文、代发论文等方式,帮助学生“走门道”,严重动摇公众对高考公正、公平的信心。

一篇用于自主招生的2000字左右天文学专业论文,“现在安排的话,今年12月底就可以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代写这篇论文的价格是2000字300元,发表费用是1200元。换言之,“一条龙服务”炮制一篇论文,只需1500元。

就算进入了初审环节,造假的手段也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招生人员表示:“这些所谓的论文、专利,反而会成为面试考官开炮的‘靶子’,学生答不出,基本就被看穿了。”

然而,伎俩被拆穿,花出去的冤枉钱却不一定退得回来。声称“不录则退款”的机构,为退款设置了不少隐形障碍。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个人和机构收取高昂价格,号称能帮助学生“跨门槛”,实则挖空心思“走门道”。最讽刺的是,在自主招生考评中,这些“门道”不过是可以被高校一通求证电话、一道面试考题轻易拆解的拙劣套路。

论文枪手:“一百员工,每月为一两千客户服务”。不久前,沸沸扬扬的河南考生答题卡疑似被调包事件,经河南省纪委监察委调查发现举报不实。该事件中,就读于郑州一中的考生苏某,被发现在申请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初审过程中提交的论文涉嫌抄袭。紧接着,学术圈公号“知识分子”发文指出,全国多所高中的学生发表的论文涉嫌抄袭造假,手法包括直接抄袭、多文拼凑以及和学界人士联合署名等。

署名论文发表,学生却毫不知情,究竟是怎么回事?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联系了一家自称专业代写、代发论文的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位自称唐老师的员工介绍,公司合作期刊众多,业务覆盖全国。“高中生的论文更难代写,因为要符合高中知识深度,不然容易被发现造假。”据唐老师介绍,公司每个月都有一两千个客户,其中自主招生的客户只占一部分。

“高峰是11月和12月,每月差不多有上百人,都是家长主动联系我们的,反倒是有些学生不愿意。其实学生哪里懂得家长的用意,帮孩子发表论文是为他们赢得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记者在淘宝上输入“代发论文”“论文发表”等关键字,可以找到许多提供代写代发、论文降重的店铺,声称“发表不成功退全款”,发表期刊含各种等级,有不少交易记录。

这些在唐老师眼里不值一提:“那些店铺不专业,最多的也就十来个员工,我们有一百多个。”他向记者保证,一篇用于自主招生的2000字左右天文学专业论文,“现在安排的话,今年12月底就可以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代写这篇论文的价格是2000字300元,发表费用是1200元。换言之,“一条龙服务”炮制一篇论文,只需1500元。

辅导老师:“机构要我们叮嘱学生把论文背熟”。1500元的价格,在自主招生咨询辅导机构里,又翻了好几倍。一家辅导机构打出了自主招生“全流程辅导旗舰方案”的招牌。它向记者提供的协议合约显示,整个流程要45800元。这个方案中有一项“国家级学术论文辅导课程”,如果论文未能在自主招生报名期限即当年3月15日前获得国家级期刊录用通知,该项课程的退费高达8600元。

协议显示,这个方案包含了背景评估、综合素养提升、背景提升、初审填报指导、笔试面试辅导等。尤其耐人寻味的是“背景提升”模块,主攻帮学生发论文、拿专利、写课题研究报告等。然而,“背景提升”实质到底是什么?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采访了2017年曾供职于该机构的小武(化名),他在一对一VIP项目中担任辅导老师。小武说,这类咨询机构会有一批人“专门负责写论文、发论文、把学生的简历材料包装漂亮”。

考生参与自主招生的结果,无非“通过”与“不通过”两种。如何证明“通过”的考生是咨询辅导机构的功劳?这份协议规定,“申请人若自行申请产生了初审通过的结果,因已享受了××机构咨询服务,亦视为××机构初审成功”。小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笔试面试辅导,但仍有机构管理人提醒他:“一定要督促学生好好背熟论文,以防学校抽查。”

招生高校:“这些伎俩其实很容易被看穿”。背熟论文、包装简历,看似是为了跨过高校自主招生的门槛,其实是市场机构和考生家长寻了“门道”。然而,这样的“门道”就如泡沫,轻易即被戳破。“我们接到了好些电话,问‘为什么我花了几万块钱做的初审材料,在你们学校就通不过’。”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招生办主任向记者坦言,“机构利用了家长想抓住一切可能的心理,但这些伎俩,其实很容易被看穿。”

“简历材料里到底有多少‘干货’一看就知道。与学科竞赛奖项这些‘硬通货’相比,论文、专利的竞争优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是站不住脚的。”湖南一所重点中学的副校长说。以中南大学为例,为核实真伪,该校的教授专家往年曾对有发表论文的学生了解写作情况。“专家提的问题,有90%以上的学生答不出来,连论文中的专有名词都不知道,有的甚至压根不知道自己发了论文。

”2018年,中南大学在招生简章中明确,不接收学术论文和专利等申请材料。

除中南大学外,不少高校都未对论文发表作硬性要求,而是更看重学科竞赛奖项,比如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有的高校旗帜鲜明地降低论文、专利在初审中的重要性,如南京大学明确提出“科研论文、发明专利为非必要材料”;吉林大学在“其他反映学生学科特长及创新潜质的材料”这一项中特别注明了“论文、专利除外”。

就算进入了初审环节,造假的手段也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些所谓的论文、专利,反而会成为面试考官开炮的‘靶子’,学生答不出,基本就被看穿了。”湖南大学一位自主招生考官告诉记者,高校真正希望招收的是具有专长、特长、对某一学科领域感兴趣的学生。

然而,伎俩被拆穿,花出去的冤枉钱却不一定退得回来。声称“不录则退款”的机构,为退款设置了不少隐形障碍。中部一所高校曾收到多封内容一模一样、只是更改了学生名字的申诉信,要求高校给出为什么没有通过审查考评的书面回复。招生部门询问得知,高校的书面回复是一些市场辅导机构退款的条件之一。

记者查阅手头的协议发现,其强调“机构有权利要求退款申请人提供完整真实的自主招生复试结果加分状态证明文件,及其他相关资料与信息,以确保退费过程按规定顺利进行”。“其他相关资料与信息”究竟是什么?如何获取?如果家长学生拿不到,还能不能退款?协议并未言明。

“真心希望这个灰色市场能被严格规范。自主招生本意是为了选拔更多优秀学生,我们现在是‘又当伯乐,又要打假’。”一位招生负责人说。

评论:谁助长了自主招生造假之风?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亚楠、袁汝婷。诚信,是高考不能突破的底线。然而,自主招生背后的种种乱象已突破底线,严重动摇公众对高考公正、公平的信心,必须采取措施,彻底斩断黑色利益链,坚决维护自主招生公信力。高校通过论文和专利考察学生的学术潜能,出发点本来很好,却演变成造假重灾区。

表面上看,这是高校自主招生的乱象,实质上却是家长、学生、学术期刊、商业机构等共同构成的畸形黑色利益链。本应成为论文标尺的学术期刊公然提供代写、代发服务。所谓的咨询辅导机构瞅准商机,把造假做成一门生意,甚至不惜假冒高校名义欺骗学生、家长;一些家长、学生对此心知肚明,却又趋之若鹜……在这条利益链上,似乎只要丢掉诚信,每个环节都能各取所需。

但是,以丧失诚信的歪门邪道铺就的“成才之路”,怎么可能是一条坦途?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不少高校通过严格的甄选程序将一些造假考生挡在了门外,还有不少高校已经取消了对论文、专利的要求,或者降低了论文、专利在初审中的重要性。不过,高校甄选毕竟是被动防御,要更加有效地维护高考诚信底线,重建部分公众对自主招生的信任,更需要高校和招生主管部门主动出击。

一方面,要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自主招生选拔体系;另一方面,要对炮制、提交虚假材料者,施以必要的惩戒。实际上,教育部于2017年曾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自主招生中的证书、发明、专利、论文买卖和造假等违规违纪行为,坚决斩断“利益链条”,并明确提出“对查实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考生,取消其高考相应资格”。然而,在现实操作中,相较于不难发现的自主招生论文造假,涉嫌造假者被严厉惩戒的案例仍显得寥寥。

不管是出于对考生的恻隐之心,还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客观上,这种“心软”助长了自主招生材料造假之风。自主招生“黑幕论”的出现反映出公信力危机。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对造假者惩处不力的恶果显现,如果任其发展,将危及公众对高考改革的信心。无惩戒,不诚信。当造假者头上高悬的利剑落下,邪门歪道铺就的捷径就会成为绝路,诚信这道关,才真正不可逾越。

UUID: 311f542e-3acf-4601-b4df-fe17b0dbca17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8年/2018-09-06_1500元买篇论文,自主招生谁在“走门道”?.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8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