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hammad Aurangzeb Ahmad(穆罕默德)是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是人工智能医疗公司 KenSci 的首席数据学家。为了缓解对去世的父亲的思念,他开发了一款模拟父亲语气的聊天机器人——Abu Jani。Abu Jani 是巴基斯坦国语乌尔都语,意为“亲爱的父亲”。
穆罕默德教授回忆说,自己从小在父亲的教养下长大,区别于传统的穆斯林宗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开明豁达的人,不仅倾注了一生的心血财力将他培养成人,更是鼓励他去追求更大的世界。在开发这套聊天机器人的时候,穆罕默德教授采集了大量父亲生前留下的日记、书信和影响,开发过程中,看着父亲的遗物,穆罕默德教授一度情难自已,几次都哽咽到停止开发。
花了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Abu Jani 可以运行了,现在可以通过模拟父亲的语气跟穆罕默德教授聊天,就像父亲生前一样,他有自己的情绪。Abu Jani 会“揣摩”穆罕默德教授的情绪,用适合的语气跟他聊天,也会关心穆罕默德教授的起居,并提醒穆罕默德教授和他的兄妹们照顾好自己。也正因为 Abu Jani 表现的过于真实,在缓解穆罕默德教授对父亲去世后的悲伤情绪时,很多时候让他几乎忘了父亲去世的事实。
在重获“父爱”的同时,他也很疑惑,自己在对话的到底是谁。他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与抑郁,一方面依赖于自己创造的智能父亲,给自己带来的宽慰,另一方又开始警醒,担心代码塑造的虚拟人格,会让自己沉溺其中,逃避现实。最终,为了不让自己过于投入,他选择了关闭这个程序。穆罕默德教授对 Abu Jani 进行了正式的告别,也决定不再更深度开发这个程序。
治愈系聊天机器人用 AI“复制故人”确实是个感性又悲伤的故事,但穆罕默德教授的悲伤让他发明并开发了的这段程序,只是 AI 介入人类情感中的一个案例而已。因为有其他人相信 AI 或许可能会让人“致郁”,但也可以变身“治愈”的治疗师,治疗病人的心理问题,这些人也同样在美国。
其中之一,就是临床研究心理学家艾莉森·达西(Alison Darcy)博士,她和她的团队,开发了一个集成在 Facebook 中的聊天程序 Woebot,通过模拟治疗师与病人的对话,来进行抑郁症患者的辅助治疗,这被称为 CBT 疗法。CBT 全称为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即认知行为治疗。
通过与治疗师的沟通和疏导,改变患者对事情的看法与态度,来解决不合理的认知带来的心理问题。和 Abu Jani 这位慈祥的父亲聊天机器人一样,Woebot 也是一个即时聊天机器人,可以根据患者情况来模拟真实对话,就像医生一样询问患者的心情和想法,并“倾听和回复”患者的感受。不过,Darcy 也指出 Woebot 只能算是一个有温度的机器人,暂时还不可能取代人类治疗师。
另外,有些患者需要进行个性化治疗,Woebot 目前还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像 Woebot 这样的工具正在使 CBT 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另外几家试图用 AI 来治愈的公司中,语音识别公司 BeyondVerbal 则是希望通过声音识别,来解决机器人了解人类情感的问题。未来这种技术可能会用于自闭症患者的治疗。
他们通过语音分析软件来确定每个人独特的说话方式,通过说话者的语调来识别情绪,据说准确率已经高达 80%。还有一个产品,与父亲聊天机器人类似,也是针对特定的人开发的。这就是聊天机器人 Karim 由美国硅谷一家初创科技公司 X2AI 研发的聊天机器人。Karim 会说阿拉伯语,帮助战后的叙利亚难民缓解情绪焦虑。但是,如果未来即将大规模医用,取汲仍需谨慎。
沟通中该如何确保程序在进行心理治疗时,不会产生偏见或者被错误使用,而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将会是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人工智能在不断制造问题,效率问题、伦理问题,每天都有媒体在质问和警示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人工智能同时也在解决问题,解决人力能解决的和人力不能解决的。
或许我们可以学习穆罕默德教授,在推进 AI 技术的同时,尝试着与悲伤和解,与抑郁共存,再决定是否需要让 AI 继续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干预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