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气意味着出门得包里揣着雨伞,路上可能赶上堵塞,一个字,烦。烦人的不止出行不便:有人还觉得阴雨天的天空灰蒙蒙的,会令人感到压抑和沉闷;相反,晴空高照似乎格外让人开怀,“给点阳光就灿烂”。
阴雨天气真的会让人心情沮丧吗?
“在阳光充沛的天气,人们会感觉到更积极”。这种说法由来已久,而且早在三十多年前就被证实了。
1984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霍沃斯教授(E Howarth)和霍夫曼教授(M.S. Hoffman)邀请了24位男大学生参与这个实验: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每日晚饭前及时记录自己当时情绪状态——情绪状态的表述由研究者提供,包括专注力、合作感、焦虑、困倦、疲惫以及乐观程度等。
结合这段时间的具体天气因素(光照时长,降雨量,湿润程度,气压等),两位教授发现,乐观情绪仅与光照时长有关——大学生们在光照长的日子里觉察到自己拥有更多的乐观情绪,对未来更有信心;而当阳光照射时间较短时,他们产生了更多对未来的质疑和怀疑态度。
科学家也发现心情变好和户外活动有关。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马修·凯勒教授(Matthew Keller)发现: 在夏天,长时间待在户外,上升的气温使人更加兴奋、情绪更高涨,记忆力更好,也更愿意探索并接受新奇信息。这可能要归功于紫外线。紫外线可以让身体合成维生素D3, D3在人体内不仅可以调节钙的吸收,更重要的是,它会直接影响褪黑色素和血清素等控制人体节律的因素。
节律规律了,我们就能感受到更多的积极的正面的情绪,情绪更为稳定,也不容易被消极情绪困扰。也就是说,光照越充足、晒太阳的时间越长,人体生成的D3就更多,心情容易更好。
在光照时长明显更短的阴雨天,湿漉漉的空气和低气压会挡住好心情,尤以潮湿为甚。
来自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的教授玛丽·康诺利(Marie Connolly)查阅了一个包含近4千位居民信息的数据库,得出结论说,在降雨量变多的日子里,女性们反映自己的生活满意度明显降低了。不仅仅是女性,加拿大实验中的那24个男大学生的每日情绪记录也显示:在湿度增加且气压下降——也就是典型的阴雨天——时,他们的专注力有所下降;而仅仅因湿度增加这一个因素,就足以使他们感到更加困乏疲累。
有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季节性情绪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患有季节性情绪障碍的人,大多会在秋冬季节抑郁症发作,而在春季到来时抑郁消退;小部分患者恰好相反,在夏季抑郁爆发,在秋冬季缓和病情。在抑郁季节,他们会有更长的睡眠时间,也渴求更多的碳水化合物食品。越靠北,季节性情绪障碍的患病率越高,比如在冬季漫长、日照时间很短的北欧。
昼夜节律紊乱被认为是导致SAD的原因之一。具体来说,患者们的生物钟比外在时间迟缓或提前,他们的睡眠-清醒时间与环境的日照状态不相符。解铃还须系铃人,目前治疗SAD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有多见“阳光”。冬季的白天,哪怕多云,光照也能达到4000勒克斯,而太阳下山之后,室内亮度通常低于100勒克斯。光照治疗使用2500勒克斯左右的荧光灯,模拟白天的亮度,以调节患者紊乱的昼夜节律。
阴雨少晴的天气一定使人情绪低沉吗?不,光照和湿度不一定严重地影响所有人。有一项研究就发现,天气对人的情绪影响虽然有,但是极小。1233名德国人被要求他们每日在线记录自己的情绪状态,要持续记录两周左右。研究的结论和之前几项实验差不多。但是,研究者认为,虽然这项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差异,但结论中情绪变化上的差异却并不大。
换句话说,人们会在光照时长较短时会感到压抑和困倦,可是这种变化非常微小,并不像前面的研究结论所呈现地那么突出。
同时,有研究开始寻找情绪方面的个体差异。对天气的情绪反应,会不会跟性格特征有关呢?荷兰的一项研究召集了497个当地青少年,要求他们一周填写问卷来记录自己连续5日的心情状态,这样连续记录30天时间。根据问卷结果不同,他们被划分成了4种不同的天气人格。
荷兰少年们的四种天气人格:1迷恋夏天:占据实验人数的17%大太阳和高温天气是他们的最爱,夏天让他们觉得更快乐,少有害怕、生气、恐惧的情绪;但是遇到降雨多的日子,他们就可焦躁可生气了。2讨厌夏天:占据实验人数的27%又热又是大太阳的夏天,他们不开心,也有更多的恐惧和生气的情绪;降雨要是多起来,他们反而高兴。
3仇恨下雨天:占据实验人数的9%降雨多的日子,他们的快乐很少,生气很多;但一旦高温大太阳,他们就回到开心、不生气,也不害怕的状态了。4什么天气都行:占据实验人数的48%他们的心情和天气,没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