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约翰·马瑟的啤酒与人类文明理论有待历史学家去考证。饭前酒后,他还有其它一堆有关历史的理论。反正“大胆假设”是做到了,至于科学上的“小心求证”还是留给专家吧。马瑟另外一个大胆假设是秦始皇的万里长城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秦始皇的万里长城是为了阻止欧亚大陆北方游离部落的侵略。关于北方游离部落的历史,史学家们历来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公元前三到前一世纪,长城外的主要势力是匈奴,其中心在现在的内蒙古地区。匈奴民族彪悍善战,势力逐步壮大。长城的建立有效地阻止了他们南进。匈奴因而转战欧洲。
匈奴的历史记载极少,其文化已完全丢失。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匈奴进入欧洲后成为后来的“Huns”。到了公元五世纪,Huns成了欧洲的一股强大势力。Huns的兴起及引起的一连串战乱,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败。马瑟的观点是,没有长城,匈奴就不会西迁欧洲。
孤陋寡闻的我也无从反驳,但我告诉马瑟,此观点恰好验证了我们的数学研究方向——动力系统——的一个常见现象:局部扰动可能引起全局性变化。此为混沌系统的一个特征。既然马瑟对中国历史感兴趣,我也开玩笑说,英国的兴起应该感谢西班牙人不懂中国历史。如果西班牙人知道“赤壁之战”,也许就没有大英帝国。马瑟饶有兴趣地问:“How come (此话怎讲)?”我简要地向马瑟解释。
公元208年(东汉末年),曹操的军队人多势众,占据长江以北,咄咄逼人地向南方扩张。一段时间内,战争集中在长江一带,为此曹军建立了庞大的水军,驻扎在赤壁。问题是曹军的士兵来自北方,不通水性,晕船者众多。为减少船舶摇晃,自以为聪明的曹军把所有战船绑在一起,联成一线。刘备和孙权派快速火船顺风点火,曹军大败。曹操未能如愿一统中国,从此退居北方,奠基了三国鼎立之势。
赤壁之战创造了历史上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范。历史竟是如此惊人地相似。一千多年后,公元1588,西班牙帝国的无敌海军所向披靡。英格兰作为一个弱小的王国,内外交困,伊丽莎白女王四面楚歌。因为天主教和英格兰新教的矛盾,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西班牙悍然出动无敌海军的130艘战舰(Spanish Armada),进攻英国。西班牙信心十足,已经做好了胜利后的安排和庆祝。可是天不作美,战队遇到了大风大浪。
为了对付风浪,西班牙犯了两个致命错误:一是让战舰在海里抛锚,二把战舰绑在一起。英国采取了刘备与孙权的战略,用快速火船撞击西班牙舰队。西班牙舰队一片火海,损失惨重,大败而归,从此一蹶不振。这是英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军事胜利,从此走向了帝国之路。马瑟忙问,也许英国的兴起就是因为读了《三国志》?马瑟在年轻时就解决了一系列数学重大问题,很快得到了他的母校哈佛大学的终身教职。
在哈佛的时候,他的同事、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David Mumford有一次问马瑟:“你最近在干些什么,马瑟?”马瑟非常耐心地解释了他正在做的一个动力系统问题。Mumford不屑一顾地说:“这很无聊。你应该做这些、这些……” 后来马瑟半开玩笑地告诉我,他当时听了很反感,很快决定辞去哈佛工作,回到了他从小长大的普林斯顿。
受《数学年刊》杂志主编Charles Fefferman的邀请,我的博士论文整理后投稿《数学年刊》。投稿后两年之间,几易审稿人,是对是错,没人敢下定论。最后马瑟亲自抄刀,在普林斯顿开设了一学期研究生课程,专讲我的文章。马瑟认真仔细,讲解过程中提出了不少疑问和建议,一学期结束后,我按老马的建议进行了不少文字上的修改,以及几个关键性的修改,最后得以通过。
马瑟治学严谨,为人正直。在普林斯顿组织的庆祝马瑟六十寿辰晚会上,马瑟夫人Naomi被邀请发言。不善言辞的她就说了一句话:“He is a good man(他是一个好人),he is a good man。” 夏志宏南方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讲座教授,致诚书院院长。2017年1月28日,约翰·马瑟因病去世,终年74岁。马瑟是我的良师益友,谨以此文怀念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