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21世纪的新技术,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 AI)了。战胜了李世乭的阿尔法狗,会空翻的波士顿动力机器人等产品,让人惊呼:以后还让不让人好好拔电源了!这股浪潮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让我们不禁自问:人类的饭碗还保得住吗?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BBC(英国广播公司)不久前曾作了一项调查,总结了AI可能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他们发现,越是简单且重复的工作,越容易被取代,而越复杂、越关乎创造、社交和协商能力的工作越不容易丢饭碗。以这一研究为基础,我们在此从易到难列举了十项AI可能给你带来的“威胁”。未来的XX后们,也许不能依靠拖地、洗碗这些家务活从父母那里挣零花钱啦!
集成了路径规划算法的扫地机器人开始在争抢小朋友们的工作,甚至做饭都有了机器人来承包,家务劳动领域将会被AI们渐渐占领。不过,说不定以后的XX后小朋友们可以靠修理机器人来挣零花钱。零食店的老板们,他们的零食店在将来可能会很容易被摄像头+射频识别标签+刷脸付钱的无人超市所替代。无人超市会使得成本更低,而且可以全天候营业,在这样的超市里不愁买不到肥宅快乐水了!
未来的人工智能可以提供一个集成了自动检索和查找功能的图书馆,可以帮你找到你需要的所有知识,让你更好地完成各种“作业”。我们制造人工智能的目的不是为了“偷懒”,而是为了节省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比如,培养好奇心和想象力,这些还是需要你来参与,完成有关的“作业”才行。虽然这种情形可能性很小,但是智能武器受到了很多人工智能专家的抵制。我们正打开AI这个潘多拉魔盒,却还没有想好如何管控它。
不过,现在的战场仍然是以人为主,智能武器的发展仍在起步阶段,而且各国也正加紧步伐制定相关规章。老师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我们常用“灵魂工程师”形容老师,他们的职责不但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如果没有“以身示范”,教学效果想必差很多。完全代替老师,对AI来说仍是“痴心妄想”。但它们可以帮助老师大量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比如帮助练习英语对话、批阅试卷等等。
但最关键的“什么是好作品”,还是人类说了算。虽然在绘画、音乐方面,AI有时能以假乱真,但是这些作品,都经过了人的筛选,审美能力对于AI来说仍然很难。人体和疾病的复杂多变,让算法很难在综合能力上超越医生,尤其是心理医生这种靠知识更靠情商吃饭的工作。现在如火如荼的医疗大数据处理,主要集中在影像识别、疾病信息挖掘等领域,它们是医生的得力助手,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威胁医生工作的程度。
AI对文本和决策的理解,还远没有达到我们希望的程度。管理人员处理的问题内容和形式复杂多变,成天和老师、文件、会议和各种突发情况打交道的校长,要处理的问题也都很复杂。AI还远不能替代他们的工作。也许在将来会有这样一天,但在创造性方面,AI依然与人类望尘莫及。Alpha Go战胜李世乭,不但是它的胜利,更是背后设计者——Deepmind科学家团队的胜利。
科学家需要对复杂事物的深刻认知和理解,才能发现和解决问题。现在的人工智能,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程度。人工智能更有可能是以助手的方式帮助人类减少重复枯燥的劳动,从而让我们更能集中精力处理复杂重要的内容。它的出现会替代一部分职业或者工作,但同时也会创造更多的职业和工作。更多科学家相信,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非会最终取代人类,而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从单调枯燥的工作中解放人类,让我们可以关注更重要复杂的事情。长路漫漫,现在的AI仍然处于特殊问题求解器的水平,研究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