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有几部宫廷剧吸引大家的眼球,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外,人物穿着的华美衣服也会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你也许会疑惑,这些瑰丽、复杂的花纹,能直接织出来吗?当然可以。驰名中外的云锦、蜀锦,都是用不同颜色的线直接纺织、一次成型(称为“提花”)的作品。古人在看上去颇为简陋、原始的织布机上,是怎样创造出了如此瑰丽的艺术品呢?编织图案看似复杂,归根到底也只是由垂直方向的经线和水平方向的纬线交织而成。
织布时,要首先在织机上拉好经线(面料长度方向),然后将带着纬线(面料宽度方向)的梭子反复投入,经纬线上下交替叠压,就构成梭织织物。古人是如何在这个简单原理的基础上制造出各种复杂图案的呢?说起来,它还跟计算机编程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人发明的花本技术,实现了提花中最难掌握的一步——把预想的图案重现在织物上。“花本”是一种织物模版,在纸面设计与最终的织物之间担任桥梁。
在最初的纸面设计中,设计师在图案纸样上画若干方格,分成若干区,计算好每一区的经纬线数,算计分寸。设计师绘制出细致的白描稿,再分版块复制到花本。然后用一竹片钩子,挑起经线,引入纬线。再按照我国最古老的结绳记事的方法,分数量编结好线团。使成千上万根经线有规律地交互上下提综,几十种纬线有次序地横穿排列,按照设计好的图案,编成一整套花纹记忆存储程序。这时花本就结好了,可以上机来织造。
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花本,其实已经利用了非常超前的“二进制”的思想。如果我们把提花机花本的经纬线的上下交叠关系,翻译成两种代码。比如:经线在纬线上,用1代表;纬线在经线上,用0代表;那么,整幅织物的图案,就会变成一张0和1组成的二进制表格。提花机织造时,将编好的花本“程序”翻译成具体经纬线上下压叠关系,就织成了锦缎。
这种工艺思想促进了织物基本组织的复杂化与多样化,为织物带来更多创造性空间,还兼备信息存储功能。
花本式提花机(即束综提花机)代表了我国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它出现于东汉,因其中一个形似高楼的束综装置,所以也被称做大花楼提花机。织造时,上下两人配合,坐在三尺高花楼上的为挽花工,他口中唱着按花本程序编成的口诀,同时用手提拉花束综。坐在下面的织工则协同动作,一来一往穿梭打纬,一行行为织物织造出纹饰。
1801年,法国人贾卡在中国束综提花机的基础上,将能够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花本,发展简化成一种革命性的装置——穿孔提花纹板,利用预先打孔的卡片来控制织物的编织式样,速度比老式手工提花机足足快了25倍,简直就像从自行车到汽车的飞跃。这种有孔纸板,不止颠覆了传统丝织业,更为人类打开了一扇信息控制的大门,启发了电报信号的传送原理(也是早期计算机的雏形)。
20世纪40年代迎来了计算机的时代,IBM公司开始制造计算机。这时候的计算机没有放弃类似于贾卡提花机上的那种打孔卡片,还在利用它编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打孔卡片最终被电子媒介——磁带和光盘所取代。
谁能想到,我们现在视为尖端科技的计算机,竟与织布机血脉相连。也许,当你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本质上也是在以光速做着编织工作,而历史上那些摆弄织机的勤劳的女性,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