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数学家”的遭遇:我们离“数学强国”还有多远?

作者: 苗东升, 李世煇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18-08-13

本文讨论了中国数学研究的现状和挑战,通过数学家陆家羲的遭遇,反映了我国在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基础数学研究的重要性。

如果说一国物理、化学等学科发展不好,还可能是因实验设备等物质条件的限制,但是一国数学研究落后,则不能归因于物质条件差。2018年8月1日至9日,国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ICM)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胜利召开。开幕式上颁发了数学界最受关注的菲尔茨奖(Fields Medal)。

作为数学领域的顶级会议,国际数学家大会吸引了全世界人们对于数学研究动态的关注。据悉,今年有12名华人入选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当下数学研究水平是制约我国科学发展的瓶颈之一。2015年1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邀请科教文卫等方面的代表给《政府工作报告》提意见时说:“现在IT业发展迅猛,源代码靠什么?靠数学!我们造大飞机,但发动机还要买国外的,为什么?数学基础不行。

材料我们都过关了。”具体原因何在?以航空发动机设计为例,航空发动机设计主要解决空气动力和燃烧理论问题,这里涉及大量的流体力学计算。其困难不在于方程组的选择和设计,而在于如何优化和加速包含大量参数的偏微分方程组的求解。正是由于我国在诸如偏微分方程求解等方面的差距,导致我国的科技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数学研究是百年大计,要实现根本突破,需要有大批能够静下心来坐“冷板凳”的人。

李克强总理要求教育和科技部门加强合作,“要营造良好氛围,让一批有志者能够潜下心来把‘冷板凳’坐热。大学及一些重点基础研究院所,要对理论数学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这是我们的长远大计”。毋庸讳言,我们距离数学强国尚存不小的差距,但这决不是中华民族智力的问题。原因究竟何在?或许数学家陆家羲先生的遭遇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陆家羲,1936年生,自幼饱受旧社会苦难折磨的他热爱新中国。

1952年,16岁的陆家羲怀着对新中国无比深厚的感情,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白天勤奋工作,夜晚刻苦自学,在职工逾万的哈尔滨电机厂两次被评为厂级先进生产者,还被评为过哈尔滨市抗洪模范。1957年,陆家羲自学考入吉林师范大学。毕业后,他主动到艰苦的边疆包头市工作,在包头市第九中学任物理教师。

1961年至1981年的二十年间,陆家羲先生白天教物理,晚上搞数学研究,先后攻克了“Kirkman数学难题”和难度更高的“Steiner系列大集”问题。这二十年来,他多次将论文寄给《数学通报》和《数学学报》,并请求鉴定,均被漠然置之。由于超负荷工作,他于1983年10月突发心肌梗塞逝世,负债400多元,年仅48岁。陆家羲先生的成绩,说明非主流科学家,一样可以取得一流学术成果。

然而,陆家羲先生的遭遇,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学界对非主流科学工作者的认识和态度。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我们人才的评价标准呢?党和国家关于识才、爱才、用才、容才与聚才的人才政策,正是突破我国数学研究瓶颈的“良方”。

UUID: 682eb79e-ae86-4a61-a326-ca2e2be36526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国科学报公众号-pdf2txt/2017-2018/中国科学报_2018-08-13_一个“非主流数学家”的遭遇:我们离“数学强国”还有多远?.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