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最近上了热搜,是真的“热”搜。打开社交媒体,你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报道:“位于北极圈内的挪威班纳克一度测到32摄氏度的气温”、“瑞典北部北极圈内的温度达到摄氏30度”......瑞典的森林火灾,据称大火已造成7000万美金的损失。绝对温度倒不算太高,但真的太反常了。这些常年住在北极圈里的当地人,一生都可能没有过这样“炎热”的经验:往年的这个时候,这些地区的平均温度只有10-20摄氏度。
据说大夏天的,厕所地暖都还开着。芬兰,三只驯鹿同市民一起共度炎夏。而对动物们来说,这种影响将会更加深远、更加难以面对。比如大家都很关心的北极熊,很可能因为高温造成的海冰融化而受到进一步的影响。北极熊一直在受到北极海冰减少的煎熬。依赖海冰的动物们仍有生机,因为北极的海冰面积并非历史极低点——但它们的未来也不容乐观。
2012年9月是多年来北极海冰面积的极低值,今年虽然还没有低于这个值,但按照现在的发展来看,到今年8月底至9月中旬时,情形则很可能改变。今年,会成为有纪录记载以来,北极海冰面积最少的一年吗?更令人忧愁的是,这一现象恐怕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一句简单的“气候变化”,或者大而化之地归因于人类活动,其实不足以说明问题。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气象灾害界的“雌雄双煞”。
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指的是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而拉尼娜与之相反,指的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拉尼娜通常会接着厄尔尼诺出现,它们合起来叫做“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一般周期是4年。若要给这次的北极高温事件找寻一个开头,可能应该追溯到2014年开始的那场持续21个月的、有史以来最大的“厄尔尼诺现象”。在这场厄尔尼诺之后,“拉尼娜”就登场了。
2018年1月,拉尼娜现象把一股高气压堵在了阿拉斯加。要知道,在北极圈这一圈的大气环流上,有数个高气压和低气压间隔着逆时针围绕旋转,形成了一个循环。前面一个堵住了,后面的便也被堵住了。阿拉斯加的这股高气压一堵,它后面的西伯利亚高气压也走不动了,于是它给中国带来了一场寒潮——甚至南到福建厦门,也下起了雪。
因为循环的停滞,1月份北极圈内,尤其是北欧地区的温度出现了异常:斯瓦尔巴尔的中国黄河站的气温就比往年的平均气温偏高10℃,而且从那以后,这里的气温一直比往年偏高5-10度。在这样的影响下,北极周围的海冰融化后变薄,形成碎片状的海冰,而洋流和强风又将碎片推至北极中心地带并重新凝固。凝固是个放热过程,这些热量会释放到北极中心地区大气层,并被大气环流重新带到周边地区,使北极某些区域的温度升高。
在这样的过程中,如果又遇到一股强势的副高压从南向北压迫,弱势的冷空气无法对抗,就会让这股副高压盘踞在现在的北欧上空: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和俄罗斯这些地区最近的这股“热”,正是这样形成的。
气候变化引起了全球大气环流的异常,这些异常又影响到海水温度、洋流和水汽的运转,它们就像堵车一样停滞下来:暖空气长时间停滞在某个地带,这里就会持续干旱、高温;冷空气长时间停滞在某个地带,这里就会持续寒冷、干燥;而它们停滞的交汇处,则是持续的暴雨洪水、多发的飓风和雷暴。如果再不幸加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极端天气的持续性可能会更强。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未来的极端天气只会更多发和更剧烈:有可能仍是像今夏这样的高温,有可能像2016年春的那场寒潮,也有可能是更强大的飓风、台风和风暴。人为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难以忽视,而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减排”又成了一个微妙的话题。各国对于发展权利的争夺使得减排目标的实现不容乐观。无论是30度的北极圈,还是世界政坛上的角力,对于46亿岁的地球而言都只是沧海一粟。
我们能做的,就是真正理解、正视问题,为人类自身和其他物种赢得更多的生存机会,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