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半夜眯着眼摸黑去厕所、再一路磕磕绊绊回去的时候,猫咪一定会用那双泛着光的眼睛盯着你:“呵呵,瞎子”。要跟猫比夜视力,人类就太自不量力了。但我们在黑夜里还是勉强看得清,因为,我们的眼睛也有视杆细胞,它们能够感知暗光,帮助我们在夜晚保持活动能力。
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相对应,前者对光更加敏感,主要用于夜视力;后者主要负责识别颜色,在白天更能发挥作用。
我们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竟多达95%,数量比视锥细胞多得去了。人类多在白天活动,为什么眼睛里却有这么多适合夜间活动的视杆细胞呢?这或许是哺乳动物在遥远的过去其实是夜行动物的证据。早在1942年,生理光学与视光学方面的专家戈登·林恩·沃尔斯(Gordon Lynn Walls)就提出“夜行瓶颈(nocturnal bottleneck)”假说。
按照这个假说,哺乳动物以前为了躲避白天活动的恐龙而选择夜行生活,所以今天大部分哺乳动物还是夜行,而就算昼行如我们,眼睛里也还有这么多视杆细胞。
所以,是恐龙的灭绝导致了哺乳动物从夜行动物变成昼行动物?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凯特·琼斯(Kate Jones)认为这真的很难确定。因为,化石证据太少了,另外,动物行为也很难由化石推论而出。不过,琼斯教授的研究还是发现了恐龙的消失与哺乳动物开始在白天活动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并且认为灵长类作为第一批去适应白昼生活的哺乳动物,也就有了比其他动物更多的时间去进化和适应。
想象一下恐龙称霸地球时的恐惧,大白天出去根本就是送死、给恐龙送免费午餐。恐龙灭绝之后,哺乳动物可能不需要在黑夜里畏畏缩缩了。然而,我们现在却逼着其他动物重回黑暗。一篇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发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62种动物减少了在白天活动的时间。人们早已发现动物的栖息地在不断地减少,没想到现在,动物的时间也被剥夺了。
人类活动中程度较高的,比如打猎、修路、城市化建设等大多发生在白天。即便是看似温和的徒步、观看野生动物等活动也能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发现尽管人类的活动对不同物种的影响不一样,不过总体而言,这些动物的夜间活动时间平均增加了1.36倍。被研究的动物包括了大象、驼鹿和狐猴等等,不限于动物的体型、栖息地的类型、以及是肉食还是素食动物。
在短期内,动物们的这一改变可能是个谨慎的选择。
因为这避免了与人类的正面冲突。然而,原本白天行动为主的动物转移到黑暗中,它们觅食、保护自己的能力难免会大打折扣。另外,其他动物也会无辜躺枪。例如,美国加州的土狼原本捕食鸟、松鼠等昼行生物,现在白天睡觉的时间增加了,进食的口味换成了夜行小动物,老鼠、兔子表示生存压力更大了……研究人员认为估计会有更多的动物受到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动物对人类的恐惧。
人类现在是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但别忘了我们身上那些无法抹去的印记,似乎暗示了曾经躲在暗处苟活的卑微身份:看到恐龙我们怂成了夜行动物。现在,人类并不需要对动物做出暴力的破坏行为,我们只要露个面,很多动物也瑟瑟发抖地躲进黑暗中。动物何苦为难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