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大纲院士:立身砥行“拓荒”盐湖事业 | 科学的春天四十年

作者: 白花、李丽 、王晶

来源: 科学大院

发布日期: 2018-07-11

柳大纲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盐湖化学的开创者、中国钾盐科技的奠基人。他毕生重视科学研究和工农业发展的联系,为我国化学的发展和应用、为我国盐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柳大纲早年在基础理论研究中,是我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后来在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盐湖化学的奠基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柳大纲先生(1904-1991)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德高望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盐湖化学的开创者、中国钾盐科技的奠基人。他毕生重视科学研究和工农业发展的联系,为我国化学的发展和应用、为我国盐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04年,柳大纲出生于江苏仪征,从小喜爱读书,聪颖好学。在他青少年求学时,正值清廷、民国交替之际,政治腐败,生灵涂炭,民族的灾难萦绕于他心间,挥之不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他立身砥行的推动力。他立志走“科学救国”之路,192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1929年入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开始献身于我国科学研究事业。1946年,他被中央研究院选送出国深造,两年内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毕业后以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即行归国。

柳大纲早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是我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分子光谱研究在国内尚属于萌芽阶段,在技术设备很差的条件下,他和著名物理化学家吴学周一起从事紫外光区、远紫外光区分子吸收光谱的研究,完成了“丁二炔的紫外吸收带”等10多项研究工作,论文分别发表在在美国和德国的杂志上,开创了我国多原子分子研究的新时代。

20世纪50年代初于长春

50年代初期,我国生产日光灯用的荧光粉依靠进口,因西方国家的封锁,价格昂贵。当时南京灯泡厂正在试制锌铍硅酸盐荧光粉,但由于成本高、氧化铍毒性大而难以大批量生产。于是柳大纲组织攻关小组,开展了X射线荧光硫化锌系荧光料和日光灯荧光料的研制工作,这也是我国最早进行的新型日光灯荧光材料系统研究。

研制组从原料提纯、荧光材料制备、化学分析和荧光光学性能测试等方面开展工作,为南京灯光厂试制出中国第一支使用无毒荧光材料的日光灯,使我国日光灯荧光材料工业达到了当时国际新型荧光材料的水平。

1954年,他把从国产原料制备无毒新型卤磷酸钙日光灯荧光料的整套工艺及分析控制、光学性能测定方法等的全部资料和技术移交给南京灯光厂,并由厂方派工程师到实验室学习,使之得到推广,为发展我国的日光灯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柳大纲先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学部委员(院士)。

柳大纲还是我国盐湖化学的奠基人,他毕生重视科学研究和工农业发展的联系。他多次说,科研必须服从国家建设的需要。

历史推移到六十多年前,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的考察与开发利用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1957年,柳大纲从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和我国缺少可溶性钾矿资源的情况出发,把国家即将开发的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盐湖作为研究对象,并在著名地质学家袁见齐的支持与协作下,组织和领导了由地质、石油、化工、盐业、轻工及地方部门的科技人员组成的中国科学院盐湖科学调查队,进入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开展了我国历史上首次为期3个月的大规模、系统、多学科的盐湖资源科学调查。

也正是这次考察,揭开了盐湖宝藏的奥秘,使盐湖科学研究工作逐渐得到蓬勃发展。调查队在察尔汗盐湖首次发现了光卤石矿,在大柴旦盐湖首次发现了硼镁石矿,并评价和证实了察尔汗盐湖是一个大型的硼、锂矿床,这两项重大的、突破性的发现,对于以后找矿、制定科技规划、计划、盐湖资源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以及无机盐生产,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柳大纲是我国赴青藏高原进行盐湖系统考察的第一位著名化学家。

仅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我国投入的找钾专家、学者、地质工作者最多时曾达4000多人,其中,深入钻探工作量较多的工作地区有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川、滇、新、藏以及东部苏、鄂、豫、鲁、皖、湘、赣,还有陕、甘、宁等地区,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中国找到了几个工业钾盐基地和远景区,从而用事实驳斥了外国专家曾认为的“中国贫钾、无钾资源可寻”的论断,揭开了我国自主研发、自行生产钾盐钾肥的序幕。

1958年,中国科学院与原苏联科学院进行“柴达木盐湖勘探与利用”国际合作,全面展开对青海盐湖资源的地质勘探和科学研究的同时,柳大纲安排调查队员——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钾肥研究室主任曹兆汉工程师和化学所陈敬清各自领导的小组,在察尔汗开始进行沟槽晒卤结晶光卤石,加水分解生产钾肥的工作,同时帮助地方建成盐湖上的第一家钾肥厂,当年生产近百吨钾肥,自此,我国钾肥工业正式开始起步,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之路。

现在的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

同年,柳大纲安排调查队中的化工部天津化工研究院工程师张伦和化学所高世扬各自领导的课题组,利用当地天然碱进行碱解钠硼解石生产硼砂的试验,在此基础上筹备组建大柴旦化工厂,开采湖滨钠硼解石,加碱分解生产硼砂,该厂一直使用该工艺生产硼砂近40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为一位化学家,柳大纲也是我国钾盐钾肥和硼矿等生产的开创者、拓荒人,他在我国钾盐钾肥行业以及所有从事钾盐钾肥的职工心中树起了一座无形的丰碑,人们将永远弘扬和传承他的精神并踏着他的脚步奋勇前进。

经过柳大纲的积极建议,原国家科委于1963年设立盐湖专业组,于1965年在青海西宁创建了由西北化学所与北京化学所、兰州地质所等中科院相关单位的有关研究人员组建而成的盐湖研究所。1970年,盐湖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并一直沿用至今。从此,我国盐湖事业的发展进入了科研力量相对集中,科研条件逐渐改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新阶段。

青海盐湖所遵循柳大纲的建所指导思想与规划,在青藏盐湖调查、盐湖水化学、盐类资源综合利用、稀散元素分离提取、水盐体系相平衡、浓盐溶液化学和盐卤分析化学等方面完成了大量研究工作,为中国盐湖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行大规模钾肥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盐湖研究的科研机构,也开创了我国盐湖科学和技术的新领域,形成中国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开创了我国盐湖科技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柳大纲积极倡导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一贯重视方向之间、学科之间的结合与协作。

1960年4月,在北戴河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盐湖盐矿学术会议”,柳大纲作了“盐湖化学与任务”的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盐湖具有“多、大、富、全”四大特点,提议盐湖化学与海水化学一样可作为无机化学中一个分支学科,而且比海水浓十几倍的盐湖卤水更具有开发的前景。

他还提出盐湖化学所涉及到的盐湖地球化学、水化学、矿物学、物理化学、成盐元素化学、化学工艺学、同位素化学、稀有元素化学、盐卤分析化学以及工程设备等十个方面,都是盐湖工作者的研究任务与内容,并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说:“从柴达木盆地的盐湖资源,展望这一地区化学工业的远景,是令人兴奋的。首先是食盐氯化钠,除食用外,是制取金属钠、烧碱、纯碱、氯气、漂白粉等重化工产品的原料。

钾盐如光卤石氯化钾是农业肥料与制取其它钾的盐类的原料。硼是许多工业及新技术材料所必需的,锂是原子能工业所必需的。镁是轻金属及其合金的重要组成等。这些盐类在国民经济、国防及人民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盆地尚有丰富的多金属矿和石油、天然气的蕴藏。有了石油和天然气,再加以从食盐而来的氯气,人们可以制造出多品种的人造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等。

盆地内多种原料产地彼此距离又不是很远,将来南水北调其它的水源问题得到解决。实是一个理想的化工联合生产的巨大基地。”柳大纲上述集研究、应用、开发、综合利用及盐湖产业化等形成的众多方面完整的思想充满了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为以后几十年的盐湖科研和生产实践所证实,时至今日,人们还在沿着柳大纲的思路向更新更高的发展方向努力。

柳大纲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工作。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不少科研部门纷纷撤离了柴达木盆地,而柳大纲领导的化学研究所盐湖组坚持留守阵地。年近六旬的柳大纲与同志们一起同甘苦、共患难,进行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因为有高原反应,他经常睡不着觉,不能平躺着就斜靠床上休息几个小时,从不要特殊照顾,继续坚持野外工作。

当时,粮食紧张,每人月定量22斤,吃不饱,蔬菜副食也基本没有,汽车缺油不时停工待料,只好步行工作,生活用水也要从100公里以外拉运,生活用煤有时甚至步行20公里用肩膀背回来,由于过度劳累,又缺少供给,几乎每个人都有浮肿病,体重明显下降,就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所有坚守阵地的同志都不愿意离开这个团结战斗、分工协作的集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柳大纲处处身先士卒,事事吃苦在先,他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和垂范精神大大鼓舞和激励了奋战在一线的全体职工。1966年,柳大纲已63岁,身体健康状况也不好,同志们为了他的安全劝阻他不要去野外,留在西宁,但他执意还是直奔柴达木,到了现场立即检查科研进展,布置工作,强调尽快把钾肥生产促上去,把硼、锂综合利用搞起来。

“文革”期间,他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却依然惦念着研究开发青海盐湖资源。他所领导的中国科学院盐湖所,顶着重重压力,排除干扰,坚持野外和室内研究仍然按照规划要求的内容和进度,认真负责地进行科学研究。

“七五”期间,国家计划建成年产20万吨的青海钾肥厂,柳大纲年过八旬,健康状况也急剧下降,仍然对此事十分关心重视,并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

1984年,他找袁见齐院士商量,充分考虑到我国盐湖与国外盐湖的不同特点和大规模开采的复杂性、艰巨性,起草了《关于大规模开采察尔汗钾资源急需进行的科研准备工作的建议》书呈国家计委,希望国家立项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共同研究解决卤水动态、水化学变化规律及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以确保钾肥生产有持续稳定的卤水来源,另一方面完成其它资源综合利用及盐湖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问题。

这些建议均被采纳,“青海盐湖提钾和综合利用”研究成为国家“七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其中主要的课题还延续到“八五”和“九五”的攻关计划中,极大地促进了盐湖科技的发展,为我国大规模开发盐湖资源奠定了科学基础。

柳大纲献身科学研究事业六十余载,始终把国家需要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他以陆游的“一生常耻为身谋”诗句作为人生准则和座右铭,心中装着事业,唯独没有自己,从不贪图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耄耋之年,柳大纲先生仍以惊人的毅力不断向新的高度和广度开拓进取,为我国科学技术、为他所从事的科研事业不懈地努力奋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关心着祖国的科学事业,惦念着“西北盐湖要发展”和“要关心、培养年青人”。

在盐湖科技工作中,柳大纲还特别注重研究队伍的建设,对年轻人尤为关心和帮助,甘当人梯,是很多年轻科学家的良师益友。

他对年轻科研骨干言传身教,精心指导,考察了解他们的基础知识、思维特点和工作能力,以便安排工作时因人制宜、发挥特长;对新分配来的大学生,他都会找时间亲自谈话,询问他们的家庭、健康等状况,也问他们怕不怕到野外工作,能不能吃苦,并介绍说“盐湖资源丰富得很,科研宝藏特别多,风光也很美,你们到柴达木去看一看,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爱上它的”。

柳大纲先生热情鼓励年轻人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业绩卓著的中、青年杰出科学家,但他自己却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学者风度。由于他学识渊博、学风严谨、学术民主、坦诚厚道,一批年轻人都乐意在他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凡是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都为他甘当人梯的精神所感动。

柳大纲为科学献身的执着精神和崇高的品德风范,在化学界、盐湖界无不知晓,被赞誉为“德高望重、科技楷模”“化学创新元老,盐湖开拓先驱”,他倡导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盐湖精神也鼓舞着每一个盐湖科技工作者砥砺前行。

1991年9月14日,柳大纲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7岁。

为了继承柳大纲先生在开拓和发展我国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应用化学和盐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业绩,发扬柳大纲先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心组织和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1999年,柳大纲家属及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青海盐湖所、中国化学会共同发起成立“柳大纲优秀青年科技奖”基金会,奖励在国内特别是在西部边远地区进行科学研究并做出成就的青年科学家,鼓励青年在国内特别是在西部边远地区进行科学技术研究。

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目前已有三十多位青年科学家获得此奖。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光阴的流逝,带走了岁月的沧桑,却带不走人们永恒的记忆,作为我国盐湖化学的奠基人、青海盐湖所的创始人,柳大纲先生的名字将被世人所牢记,柳大纲先生的伟业将被历史铭记……

UUID: 10364ec4-df76-4962-9380-a52e8af0dd3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科学大院公众号-pdf2txt/2018年/2018-07-11_柳大纲院士:立身砥行“拓荒”盐湖事业科学的春天四十年.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2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