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应该建造大型对撞机?自2012年项目发起,争议从未平息。2016年9月4日,知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知识分子》发表文章,称“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将这一科学界内部的讨论扩大到公众范围,其中不乏对杨振宁的误解。实际上,上世纪70年代,杨振宁第二次回国期间与中国科学界座谈交流,就激烈反对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其背后的历史原因究竟是什么?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研究者黄庆桥考察杨振宁反对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的历史源头,或将有助于加深对中国是否应该建造高能加速器这一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理解。
杨振宁反对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既是历史,也是一场新近发生的现实辩论。人们往往容易从1980年代以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成功建设及中国高能物理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进行倒推,认为杨振宁反对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及其观点都是错误的,因而中国政府也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这其实存在着对历史的误解。
1972年夏天,杨振宁回国期间与中国科学家之间的一次座谈会记录,首次公开披露了杨振宁“舌战群儒”,激烈反对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的情况。其实,这只是1972年6月27日至7月5日期间杨振宁在北京的10场学术活动之一。由这10场学术活动而形成的内部刊印资料《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杨振宁学术活动记录》,完整记录了杨振宁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竺可桢先生曾在日记里谈及到这10册文献:“原子能所、物理所、北大物理系负责记录的(1972年7月在北京)共十本,记录得相当详细。”遗憾的是,学术界虽有提及杨振宁这场著名的“舌战群儒”,但这10册珍贵的史料并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利用和呈现。因此,考察杨振宁反对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的历史源头,将既有助于消除对历史的误会,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是否应该建造高能加速器这一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