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行业内人士认为,2007年左右,国内花卉种植企业遇到了瓶颈,经营受阻。为了转型升级,一些企业开始打造观光旅游项目,希望利用大面积花海效果,既带动地方旅游业,也给自己创收,因此造就了一批效益极好的网红花海植物。然而此举也常被园艺业内人士诟病,认为时下的花海观赏项目并不可取,是毫无内涵的平民狂欢式泡沫文化。
年轻人喜欢的网红,通常是富有浪漫气息的薰衣草花海、芝樱(针叶福禄考)花海等。但因为气候的原因,人见人爱的薰衣草怕热怕湿,不适合江南地区种植。而柳叶马鞭草花色和花期与薰衣草接近,又不怕湿热晒,毅然(被)承担了这个重任,成为中国大部分地区“薰衣草花海”的替代品。这是柳叶马鞭草心中永远的痛。
柳叶马鞭草总觉得自己有点儿冤,一位南美原住民,一种外国花,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忍受骄阳烘烤,在夏季绽放,装点了大片的绿地。原本可以通过自身过硬的素质和努力,打响名头,成为龙猫、羊驼那样的南美明星,可到头来怎么就成了冒牌货呢?
柳叶马鞭草的老家远在南美的温暖地区,其种加词bonariensis含义是“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它的植株高挑,可以长到一米五以上,茎干见棱见方,布满粗糙硬毛,茎的上部纤细柔弱,下部则木质化,坚硬似铁。
柳叶马鞭草的花很小,组成聚伞花序,这也是它和薰衣草外观上最大的不同。无论哪种薰衣草,其花序都是轮伞花序组成的穗状花序。大致说起来就是,薰衣草的花序是一束一束的,柳叶马鞭草的花序是一团一团的。
柳叶马鞭草的崛起与“花海植物”产业的发展有关。园艺植物专业里没有这个词汇,但自古以来,人们就热衷于大面积单一色彩的花卉观赏效果——铺天盖地,简单粗暴,视觉效果强烈。古有梅花海、海棠花海,还有陆游喜欢的“莺花海”;十几年前,还有老年大学摄影师喜欢的油菜花海。
事实上,常被用来冒充薰衣草的还有鼠尾草属植物和荆芥属植物,它们的花序同样是轮伞—穗状。虽然柳叶马鞭草被用得最多,但反而是最不像的替代品。
整个马鞭草属有250余种,绝大部分产于温带和热带美洲,但其中最有名的并非是美洲货,而是马鞭草属的模式种马鞭草V. officinalis。它是这一属极少数原产于旧大陆的物种之一,是常见的野草,它的花序不是柳叶马鞭草那种聚伞花序,而是长长的穗状花序,形似马鞭梢头。
马鞭草的种加词意为“药用的”。无论是欧洲、非洲还是中国,马鞭草入药的历史都十分悠久,有些地区还衍生出种种神奇传说。其属名Verbena来自拉丁语,意味“神圣的枝条”,常被凯尔特人祭司用于祭祀仪式。
在古埃及时期,人们称它为“伊西斯之泪”,伊西斯是古埃及神话里掌管生育的女神。为什么是“泪”呢?大概是因为马鞭草有潜在的致流产作用,生育女神看了就想哭吧。
柳叶马鞭草不像它的旧世界亲戚,有这样那样的功能,但它的颜值要高得多,最大的功能就是观赏。实际上,它的观赏效果不比薰衣草差,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要想把薰衣草种出好状态很难,但柳叶马鞭草随随便便就可以长得很好。
单株柳叶马鞭草开花时的冠幅几乎宽达一米,只需种上十来棵,就可以在院子里打造一个小型花海。看紫色的花簇在夏日微风中轻轻摇曳,论浪漫气息,也不比薰衣草差。事实上就算不冒薰衣草的名,本来也是极受欢迎的,就是吃亏在名字土气而已。
柳叶马鞭草不惧旱涝,不挑土壤,美国农业部给出的耐寒性是7-11区,也就是耐零下17度的低温,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也可以说是不畏寒暑了。在更冷的地区,也不是说就不能种,可以当作一年生花卉种植。
它的自播性很强,去年我种了5棵小苗,它们的种子散布在整个院子里,今年萌发了40余棵,甚至非种植区的地缝里都有。柳叶马鞭草如同菊科一般强健,是我养过的最好活的花卉之一(当然,入侵性也是最厉害的之一)。
柳叶马鞭草刚萌发的时候,茎还比较柔软,容易受向阳性和风力的影响,慢慢长歪,等茎基部硬化,就会成为一株扶不起的歪草。花境边缘的植株尤其如此,往往倒伏在地,遮蔽路面,影响观赏。
除了柳叶马鞭草外,马鞭草科的观赏植物里,我们最常见的是美女樱Glandularia × hybrida和细叶美女樱Glandularia tenera。以前它们也被分在马鞭草属里,其植株稍矮,但花比较大,而且颜色多变,是非常受欢迎的一年生草花。
此外,有些地区常能见到马鞭草属的另一种入侵植物狭叶马鞭草V. brasiliensis,其花型丑陋,不堪观赏。但麻烦的是,它能和柳叶马鞭草杂交,产生花型同样丑陋的后代。
柳叶马鞭草是一种非常容易招蜂引蝶的植物,如果附近有狭叶马鞭草存在,很有可能就会以传粉昆虫为媒,产生污染性的杂交了。对于种子公司来说,更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
柳叶马鞭草因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已在许多国家成为归化植物,更被一些国家列为有害入侵物种。而在中国,花海之热仍然有市场,如果兴建一个花海项目,没几年又废弃了,这些花的大面积扩散将是个大问题。大家在观赏花海,享受浪漫气息的时候,也应当注意到入侵植物给生态带来的潜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