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这代人比你爸妈那代人智商高?

作者: 詹姆斯·弗林

来源: 把科学带回家

发布日期: 2018-06-30

本文探讨了詹姆斯·弗林提出的弗林效应,即智商测试结果逐年增加的现象。文章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因素,包括教育程度、营养条件、社会复杂性的增加,以及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历史案例和现代对比,说明了人类思考模式的转变与智商增加的同步性。

在最近的一百年里,人类的智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詹姆斯·弗林(James Robert Flynn)发现的弗林效应(Flynn effect)指出,智商测试的结果逐年增加。弗林效应:纵坐标为IQ增加的点数,横坐标为年份。上排从左到右:全球、美洲、欧洲;下排从左到右:亚洲、非洲、大洋洲。除了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营养条件的改善、社会复杂程度的激增,还有什么因素推动了弗林效应呢?

弗林本人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的呢?我们真的比过去的人更加聪明吗?他在一次TED演讲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是因为100年前的人类,无法脱离现实和生活经验思考问题,他们缺乏抽象思考能力和想象力。1900年以来,科技进步神速,人类有了汽车、飞机、电视、电话、电脑。这些变化,伴随着人类心智的彻底的更新换代。上世纪初时,大多数人只能具象思考,只能考虑周遭事物给自己带来的具体影响。

一百年后,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复杂,这个新世界需要人类有新的心理模式和思维习惯,大多数人都可以进行抽象思考,包括对事物进行分类、进行抽象分析,以及进行假设。弗林发现,人类思考模式的转变与人类智商(IQ)的增加同步,而这种变化是剧烈的。现在的人不仅仅比100年前的人能多答对几道智商测试题,而且每一代人都比上一代人答对更多的智商测试题。这个上升趋势从智商测试被发明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止。

如果按照现在的智商测试给100年前的人打分,那时的人类的平均智商就只有70分,也就是处在“智障”的边缘。反过来,如果按照那时的人的平均智商给现在的人类打分,现在人类的平均智商会是130分,也就是“智商超常”,俗话说“天才”的水平。所以问题就来了,仅仅在100年内,人类就从智障的边缘进化到了天才的水平吗?这是怎么回事?人类是怎么做到的?弗林提出了一种可能性。他举了个例子。

假设有一位火星考古学家来到了地球,研究地球上残存的人类文明的遗迹。他发现了一些射击的靶子,上面有一些弹孔。1865年的那些靶子上面的弹孔比较散乱,1分钟里只有1枚子弹打中了靶心。1898年,1分钟里大概有5发子弹射中靶心。到了1918年,这个数值就变成了100。如果仅仅从这些数字的变化,火星考古学家是否可以推断出,人类的射击能力在50年内提高了100倍?

实际上,1865年的美国内战时期,战士们差不多只有毛瑟枪能使,1898年用的是猎枪,1918年一战期间士兵已经可以用上机关枪了。换句话说,不是人类的射击水平提升了,也不是他们的眼神变好了手不抖了,而是他们的武器变得高级了。用这个例子或许可以解释人类智商在这100年来的飞跃——人类不是真的变得非常聪明了,而是使用了不同的“武器”。

这个“武器”不是具有实体的东西,而是我们看待世界、处理问题的抽象思维模式。为了更好地阐释这个观点,弗林又举了一个真实的研究的例子。俄国著名心理学家亚历山大·鲁利亚(Alexander Romanovich Luria)在人类进入科学时代之前就开始研究人类的智能。他发现,那时的人类拒绝对世界进行抽象思考,拒绝进行假设和推理,他们习惯于把事物拆分成具体的方面,只从个体的经验来看待世界。

鲁利亚采访了1900年代俄罗斯农村的一个村长。那时的人大概只受过4年的正式教育。他问村长,乌鸦和鱼有什么共同点?村长回答:“绝对没有,我可以吃鱼,但是我不能吃乌鸦。乌鸦可以吃鱼,但是鱼不能对乌鸦怎样。”鲁利亚问,“难道这两者不都是动物吗?”村长说,“当然不是啊。其中一个是鱼,另一个是鸟。”鲁利亚又去采访另一些人,他对他们说,“在德国没有骆驼。汉堡是德国的一个城市,那么汉堡有骆驼吗?

”这样的问题,放到现在,小学生估计都能回答:“当然没有啊!”可是你猜这些100年前的人对这个经典的三段论式的问题有什么看法?这些人说,“如果德国够大的话,那里就会有骆驼。”鲁利亚说,“可我问的是汉堡啊?”那些人说:“或许汉堡只是一个小村庄,容不下骆驼呢。”也就是说,这些人无法跳出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他们无法解决不在自己生活经验范围内的问题,他们无法想象“如果德国没有骆驼”这件事。

鲁利亚接着又问了几个关于北极的问题。鲁利亚说,“北极总是有雪。只要一个地方下雪,那么那里的熊就是白色的。那么北极的熊是什么颜色的呢?”被采访者回答:“这种事只能亲眼见过了才能回答吧。如果有个聪明人去过北极,告诉我北极的熊是白色的,那么我大概会相信他。但我见过的每一只熊都是棕色的。”还有一个人直接问鲁利亚,“为什么不问一些真正的问题呢?这些问题都不是真的问题,我们怎么知道怎么回答?

”他们拒绝思考那些和当下的生活无关的问题。很显然,现如今很多人可以幻想“如果我是学霸”、“如果我有钱了”、“如果我生活在火星”这样的问题,即使这些问题离现实生活很远。弗林表示,上面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着分类、抽象逻辑,以及假设这三类抽象思考能力。100年前的人似乎非常欠缺这三种能力。再来看其他的证据。有人研究了100年来中小学考试题目的变化。

1910年时,美国俄亥俄州14岁中学生的考试题目中的大多数是和社会有关、具体的事实性的问题,比如美国44个州的首府是什么?而到了1990年,俄亥俄州的考题就大面积地变成了抽象问题,比如,“为什么一个州最大的城市往往不是首府?”人类抽象思考能力的提升也与需要智力的工种的增加相呼应。

1900年,美国人中只有3%的人需要从事对智力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他们是律师、医生或教师;现在在美国,这个数字变成了35%,而需要专门技术和较高的认知能力的职业种类也多了起来,比如科学家、计算机程序员等。而每个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医生所需的专业知识是100年前的医生远比不上的。在演讲最后,弗林说,在以前,贵族们认为平民老百姓永远也不会有他们那样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

但是这个魔咒在100年内就被破除了。那些无法摆脱现状看问题,遇到矛盾只能说“现实就是这样,别做梦了认命吧!”的人,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有梦想的人不应该被嘲笑。

UUID: d298b59e-bb45-4cf7-995d-f1a72352b44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把科学带回家公众号-pdf2txt/2017-2018/2018-06-30_为什么你这代人比你爸妈那代人智商高?周末之选.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