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加迷信吗?恐怕只是判断先行

作者: 邢婷婷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18-06-23

本文探讨了女性在占星和迷信信仰中的角色,认为女性对占卜和命理的青睐并不等同于迷信,而是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个体化和情感支持的需求。研究显示,女性在使用占卜术时并非盲目,而是寻求一种社交和情感的表达方式。同时,文章指出对女性迷信的刻板印象是基于性别观念的偏见,强调在研究中应避免二分法的思维。

前不久,《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关于当前青年人中流行的星座热的报道,其中有一段文字颇有意思:究竟什么人在占星?目前没有统一的第三方市场调查。但通过各星座公司提供的数据,我们试图勾勒出这张用户画像。同道大叔的核心用户年龄集中在20-26岁,生活地点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江浙沪和北京,女性用户所占比例显著,在60%左右。与此同时,在星座周边产品消费方面,女性更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占总数的70%。

视频节目《星座棋谈》的受众群也相似,爱奇艺大数据显示,这档节目的收视人群主要来自北上广深,本科以上学历达40%,观众多为高端白领,女性占比近80%;星座测试APP“测测”的用户群体主要年龄在16岁至28岁之间,最为集中的是23岁,有70%来自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女性用户占到八成以上;多位独立占星师所提供的咨询用户数据也与上述数据形成呼应——“女性”和“一线城市”、“20~30岁”一道,成为这组数据中最显著的关键词。

我们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这些都市的年轻女性通过占星和星座在解决什么问题?相亲、交朋友、换工作、约会、搬家,凡是我们能够想到的生活议题,都可能在星座网站或者APP上测试分析一下;那么遇到对于个体较为重要的事件或者对未来影响较大的选择,甚至可能花钱请专业的占星人士开盘算一卦。

这似乎很符合我们的“一般印象”,即女性在很多时候都是感性的、不自主的、缺乏分析能力的、缺乏科学意识的,她们在很多时候需要借助非理性、不科学的手段来为自己提供文化解释、意义支持,甚至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种观念并不是今天才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于西方社会超常信仰的一系列研究中,学者们就曾发现包括解梦、占星术、塔罗牌、灵媒在内的超常信仰,就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存在着相关关系。

多项研究都显示,女性、年轻人、老人、有色人种、文化程度低的人容易成为超常信仰的拥趸,因为他们处于社会和经济劣势地位,在主流话语体系中处于失声的位置,所以通过这样一些信仰方式获得意义支持和社会关系网络。

值得玩味的是,以往的研究发现,即便是在超常信仰体系当中,也存在着一条“鄙视链”:像天堂/地域信仰、占星术等背后存在一套理论体系支持的信仰方式处于这条鄙视链的上游,容易得到男性和青年人的青睐;而塔罗、灵媒、灵修等更加“玄虚”的信仰方式则处于这条鄙视链的下游,吸引的主要是女性和老年人。

这些研究发现印证且强化了人们关于女性非理性、迷信的印象,那么,果真如此吗?女性真的更加迷信吗?或者说,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习以为常的印象?

研究数据与方法

笔者从2013年底开始致力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解释和研究,对占星人口的研究是其中一部分。迄今为止,笔者在这一领域已经开展了近五年的田野调查。

由于占卜术、命理信仰这些问题属于精神世界的潜流,所以统计数据方面的材料较为缺乏,笔者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获得了关于这一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到目前为止,成为研究对象的人数有230人左右。在对这些人的结构性访谈中,获得有关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生活方式、思想状况等方面的信息;笔者与这其中34人建立了友好关系,对他们展开了近距离的、长时段的观察。

女性更加青睐占卜、命理等只是表象

笔者田野研究中聚焦的具体问题涉及到了不同的程度和面向,包括青年人的星座文化热、占卜术与符号消费、命理信仰与非制度化的意义体系等问题。在田野研究中,笔者强烈感受到,女性更加迷信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说女性更加青睐占卜、命理,也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并没有潜入到问题的内部进行观察。

首先,迷信这一说法本身存在问题。何谓迷信?最简单地讲,就是对某种事物不理解、不反思、盲目地相信。接下来再问,女性迷信吗?

在田野调查中,笔者发现,从数量上来讲,女性中的占星、塔罗占卜爱好者确实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接触的频率高、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程度较为频繁,并不等于不假思索地接受和相信。在困惑或者迷茫的时候,不少年轻的女性表示确实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玩一玩占星术、看一看星座运势、跟朋友聊一聊运程,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她们的选择或决定就以此为准绳。

在一些女性被访者看来,占星是当代青年人的一种话语体系,通过这样一套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体系,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分担彼此的焦虑,达到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目的。在星座文化盛行的现状下,如果在社交场合大呼“星座是骗人的”、“星座根本不科学”,那基本上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和态度。因为这样的行为,传递出的实质上是“停止话题”的信号,所拒绝的并非星座或占卜,而是一种社交方式。

另一些女性受访者则表示,在某些情况下接触包括占星术在内的各种占卜术,是当前青年一代生活状态更加个体化、离散化的表现形式:生活方式日渐多元化,权威路径影响力下降,但社会的评价标准却趋于单一;并且,社会规范不断将责任归于个体身上,这给个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并且,越是在一线大都市,越是趋于这种生活样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话语支持个体理解自己的处境、卸下生活的负担。

这时候,占卜术往往扮演了这种角色。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会对结果不假思索地接受。或者说,他们只是从“玄学”中获得心安。

其次,我们通过各星座文化传播公司得出的数据,是无法看到占星市场的全貌的,更不用说整个占卜术的图景了。这些数据所描述的,只是接触和使用的频率,而并没有涉及到了解和使用的深度。

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面对各种占卜术,女性更喜欢测一测、问一问,或者找别人帮自己分析分析;而男性要么完全与之绝缘,要么更倾向于自己去深入学习这一套解释体系是如何建构起来的。比起拿这些网站所提供的数据来推断女性比男性更青睐包括占星术在内的各种占卜术,更有意义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天到晚聊星座、玩占星的多是女性,而各个命理体系中最后成为大师的却往往都是男性?

为什么会有“女性更加迷信”的刻板印象?

经过长时间的田野观察,笔者发现,“女性更加相信星座”、“女性更喜欢占卜”、“女性更加相信命运”、“女性更加迷信”这一类论述,并不是基于经验材料得出的结论;而往往是判断先行,在形成判断的前提下再整合经验材料,逻辑是倒置的。所以这类论述表达出来的并不是某种事实,而只是重复着某种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或者观念。

理性和科学的话语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当人们要证明某些群体、某种行为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时候,往往会去找那些科学解释不了的例子,包括星座、占星术在内的各种占卜术恰好能够满足这种需要,被冠以“非理性”、“不科学”、“迷信”之名。而女性与之接触的时候,狭隘的性别观念又会不自觉地导入,最后成为一种对刻板印象的印证,而不是论证或证明。基于笔者在田野调查中的感受,可以总结出两种这种刻板印象形成的背后机制。

第一,在人们的性别观念当中,带着一种明显却不自知的“歧视自证”。举个例子,男性青年喜欢打游戏、女性青年喜欢玩占星,我们在形容男性的时候只会说他不成熟或者贪玩,但是在形容女性的时候,却会使用迷信、不理性、不科学等含有“落后”意味的词汇。即便是同样玩占星,也会认为男性是在探究与科学所不同的奥秘,而女性是在给自己找精神寄托或行为依据——男性是跳脱的研究,而女性则深陷其中丧失自我。

第二,在对待很多问题的时候,男性的立场是统一的,而女性的立场是分裂的。笔者在田野研究中有一种感受,这种感受随着田野的推进不断在加深。当男性访谈对象谈到星座、占卜、命理信仰的时候,往往是从回答事实问题开始的,比如:我什么时候接触到这种占卜术、什么原因/契机让我接触到它。而女性则喜欢一上来就表态,往往使用“虽然……但是……”的句型表明自己的价值立场,尤其强调自己和那些轻信盲从的年轻小女孩是不同的。

这样就会呈现出一种现象:男性不太容易陷入到科学/非科学的对立和判断中,他们只是愿意讨论问题和陈述事实;而女性则是希望将自己和那些不科学、非主流的因素剥离开来,对于立场的重视胜过事实的讨论。

结语

从研究的角度来讲,我们在对女性的精神生活和信仰状况展开研究的时候,需要有意识地避免“男性/女性”、“理性/感性”、“主流/边缘”、“科学/迷信”等诸如此类的二分法,时刻保持反思的自觉,理顺研究的逻辑顺序,对来自于现实生活的经验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而不是为某种刻板印象背书。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如何正视女性在情感需求和精神生活上的特性,是需要我们长期投入关注的一个问题。从一定程度来讲,女性精神和情感的需求与男性有差异是事实,但这种差异应被视作是一种性别特质,而不该存在高下之分。在当今这个性别张力无处不在的社会之中,我们能够给男性和女性分别给予怎样的关爱和尊重?以精神信仰的表征为切入点,深入观察和分析男女之间精神世界和情感需求的不同状况,或许是一个能够提供深度关切的方向。

UUID: 2936cc92-2027-450a-9057-15172787df4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8年/2018-06-23_女性更加迷信吗?恐怕只是判断先行.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7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