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提到博物学,就不得不提《山海经》。《山海经》这本神书虽然只有三万一千字,但是记录了550多座山、300多条水和400多种“生物”——包括怪兽和妖精。之所以说这书神,是因为记叙文六要素它都不具备——谁写的,哪写的,啥时候写的,为啥写,通通不知道。古代的大学问家们认为,尧舜禹时代可能搞过一次“全国自然情况普查”,最后的“考察报告”就是《山海经》。
朝鲜古代地图,其中古地名多有和《山海经》一致者。不管这书是考察报告还是奇幻文学,历代的学者都没少在它身上花心思。最流行的一个工作就是考证山海经里说的奇花怪兽都是啥。当然,有些实在太不靠谱,比如和黄帝争位的刑天——“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这模样,在最早的《仙剑奇侠传95》里就有,超现实。
但毕竟有一些名字到今天还在沿用。比如鹈鹕。“(沙水中多鹈鹕,其状如鸳鸯而人足)”。等等,人足?鸟长个人脚?鹈鹕的足在古人眼里像人足吗?
再比如飞鼠——“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飞鼠”,学者普遍认为这说的就是今天的鼯鼠。等等,“其状如兔”?咱村都这么夸人啊?为什么这些描述和实物有不小的出入呢?
真正读一读《山海经》,你可能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有些记录大概是靠谱的,只不过那时候的人语言太匮乏,形容词太少,只能打比喻,说它像点什么。可当时认识的东西也不多,像来像去就那几样。比如鹈鹕这种长腿脚有蹼的,就说像人足。大概有个脸,在一个平面上,有俩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就说是“人面”,像猫头鹰,狮子,大概都能说“人面”。
所以,也许古人真的不是不想好好写,只是知识太少,只好狂开脑洞。
不过这种脑洞也好玩,给后代的“猜谜者”平添了不少乐趣。今天,借助方便的电脑绘图技术,不少的爱好者、公司、漫画、游戏都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试图复原这些怪兽。比如有一种怪兽叫“酸与”。原文写“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三足”。也许它长这样:国漫《观海策》中想象的酸与。但也许,它只是只昆虫,四翼没错,六目可能是认错了单眼或者斑点,三足也许是把一对足看成一只,或者干脆是观察到了一只残缺的。
再来看个像昆虫的“钦原”——“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直接理解它可能是这样。国漫《观海策》中想象的钦原。但也有学者提出,这可能是指的针尾鸭,“状如蜂”就是说屁股有尖儿。一些学者认为的“钦原”。
再看“诸怀”——“状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猪耳朵人眼四只角,所以,是这样咯?国漫《观海策》中想象的诸怀。谁知道呢。不过也有可能,这是一种长着分叉角的鹿,在《山海经》的语言体系里,鹿那秀气的小眼儿确实可称“人目”。
一旦接受了古人这种设定,是不是还挺有趣的?我们试着用“山海经体”来描述一个现代动物,你猜猜是啥——“有兽焉,状如兔而虎文,人面,目能生光,其音如婴儿”。对,就是你家主子,是不是觉得一下就带感了?《山海经》是本奇书,也是个宝库。也许它没那么靠谱,但仍然是非常值得挖掘和解读的。
上面提到的国产动漫《观海策》,就用图像的方式解读了大量《山海经》里出现的神仙怪兽,还试图还原《山海经》里描述的神山大河,解读成啥样那是一家之言,不过相当符合原著的描写。现在的国漫真是一日千里,画面的精美度不让东洋作品,可见团队之努力。更加难得的是把目光对准了咱们传统文化,还能做到有考据、有发展,不容易。在外国IP一个个被玩烂的今天,也是该咱们中华传统IP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观海策》的前两集已经于6月17日在腾讯视频独家播出,感兴趣的小伙伴去尝个鲜吧。支持国漫,接近《山海经》,跟随画师一起走进古人的脑洞世界,看看跟你想的一样不一样吧。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观看《观海策》第1集。